[发明专利]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166.6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殿兴;刘光明;冯正;赵崇光;谷德明;刘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F23G7/0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田阳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区空港物流加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2 工业 挥发 有机 污染物 自动化 专用 净化系统 | ||
1.一种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进气加热器、催化床、催化风机、换热器、吸附床、吸附风机、阻火器、过滤器、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脱附气体循环加热器、吸附床脱附加热器以及PLC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吸附床上设置有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净化气体出口、脱附废气输出口、脱附气体输入口、脱附气体循环出口以及脱附气体循环入口,该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通过过滤器连接一阻火器,净化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一吸附风机,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催化气进口、催化气出口、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加热器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换热器的脱附气体循环出口以及脱附气体循环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脱附气体循环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换热器的催化气出口通过催化进气加热器以及催化床连接换热器的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通过吸附床脱附加热器连接吸附床的脱附气体入口,换热器的催化气进口通过催化风机连接吸附床的脱附废气输出口,PLC可编程序控制系统控制催化进气加热器、催化床、催化风机、换热器、吸附床、吸附风机、阻火器、过滤器、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脱附气体循环加热器以及吸附床脱附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床包括进气罩、炉体、出气罩,炉体上端固装进气罩,炉体下端固装出气罩,炉体包括炉体外围板以及其上端固装的上端板和其下端固装的下端板,在炉体外围板外壁均匀固装有保温层,在炉体外围板内设置一炉体内围板,在炉体内围板与炉体外围板之间交替设置进气道以及出气道,进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上,进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与炉体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与炉体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上,在对应进气罩进口的上端板中部上面设置有进气导流罩,在上端板中部的下面上设置有燃烧气导流罩,在进气道出口对应的炉体内设置有催化床加热器,在对应出气罩出口的下端板中部下面设置有出气导流罩,进气罩连接催化进气加热器,出气罩连接催化尾气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道与出气道的数量相同且均匀交替布置在炉体内围板与炉体外围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导流罩为正四棱锥结构,燃烧气导流罩以及出气导流罩均为倒置的正四棱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道采用矩形钢管且设置在炉体外围板与炉体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由其两侧的进气道矩形钢管壁、炉体外围板以及炉体内围板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床加热器上方的炉体内设置有催化剂支架,在催化剂支架上面安装催化剂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罩上设置有防爆泄压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温度传感器、吸附床浓度传感器以及压差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上安装有管道温度传感器以及管道浓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全自动化专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1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
- 下一篇:多功能手术冲吸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