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4463.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献民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00;B64C9/00;B64C27/04;B64C27/32;B64D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经二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电动 无人 直升机 | ||
1.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采用四管式机身结构(1),即主体框架由四根圆形管材组成,再利用固定卡扣,与无人直升机的传动部分、尾翼部分、云台及脚架进行连接;四管式机身结构(1)是由3个机身框架连接部件、及2个传动轴固定座部件,通过4段圆形管材并排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四管式机身结构(1)可以进行无极调节,机身框架连接部件和传动轴固定座部件可以在圆形管材上自由灵活地进行调整长短和大小。
2.电动无人直升机尾管可拆卸装置(2),是由尾管连接装置和同步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尾管连接装置包括有连接器和螺丝连接,用于无人直升机尾管与机身的连接;同步传动装置包括有同步轮和轴及轴承,轴承与连接器镶嵌连接,通过皮带传动,用于尾旋翼的动力传输,同步轮其中一个齿轮通过皮带与无人直升机动力系统连接,另一个齿轮通过皮带与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的传动齿轮连接,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把动力传输给尾旋翼。
3.尾舵机减震系统(3),是运用无应力原理,来控制尾旋翼的关键组件;由尾舵机、控制系统和减震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尾舵机控制系统带动尾旋翼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尾舵机控制系统的8个减震弹簧,会自动平衡尾旋翼旋转的扭力,从而使尾旋翼达到减震;尾舵机减震系统(3),会平衡来自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扭力;尾舵机减震系统(3)位于无人直升机的尾翼部分,用于控制尾旋翼,平衡无人直升机在飞行时主旋翼产生的反扭矩,调整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过程中的姿势。
4.高传动比和负载比(4),采用二级减速传动齿轮组,由马达带动第一级传动齿轮,至第一级的减速齿轮,然后通过第一级的减速齿轮同轴联动,带动第二级传动齿轮,由第二级的传动齿轮,至第二级的减速齿轮(即主齿轮),,达到减速的目的。通过二级减速从而可以大幅减小主齿轮的直径,保证了机身结构更加紧凑,增加无人直升机的传动比,在高负载情况下保证无人直升机在工作时马达功率稳定输出,使无人直升机的提升力得到加强,飞行性能提升,保证飞行的安全,达到负载比为1:1.83。
5.无副翼结构(5)是由1个中联、及2个主桨夹两端对置安装,通过横轴连接;2片主桨分别安装在两个主桨夹上,使用螺丝和螺母进行紧固。中联安装在主轴顶端,使用螺丝和螺母穿透紧固,在中联的下方采用紧固设计,使用2个螺丝锁死与主轴的连接,通过2根连杆控制螺距;降低旋翼头的复杂程度,减轻飞机的重量,使重心更靠近主旋翼平面,即保留原有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又保证飞行的稳定性;本发明使用了无副翼结构(5)与三轴陀螺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结合陀螺仪效应,电子系统的反应比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平衡的副翼反应速度要快很多,修正的量也非常到位,利用舵机的混合控制,能够保持飞机飞行的稳定性,控制直升机灵活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6)采用新型碳纤维材料制成、脚架(7)采用新型铝镁合金材料制成。
7.云台增稳技术(8)实质是云台减震和增稳技术的有效结合,由4个安装组件、四组共计12个橡胶球、及1个云台安装板组成;云台安装板的四个顶角安放一组3个橡胶球,共计四组;云台安装板通过橡胶球和4个安装体连接;通过减震球来减轻云台的抖动;,设计的云台为三轴云台,除了能够实现水平翻滚、上下俯仰之外,还能够进行360水平旋转;相较于传统的云台,加入云台增稳技术(8)具有更广阔的视角、更高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云台搭载的设备安全,在进行高空拍摄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画面的抖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架(9)将携带一种锂聚合物的新能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献民,未经郭献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4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LED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