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4463.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献民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00;B64C9/00;B64C27/04;B64C27/32;B64D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经二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电动 无人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管式结构电动无人直升机,具有负载大、稳定性高、航行时间长等突出优势,应用在不用行业中,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人员的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
本发明采用四管式机身结构(1),尾管可拆卸装置(2)、尾舵机减震系统(3)及无副翼结构(5),是一种高传动比和负载比(4)的设计,加载锂聚合物电池的新型电动无人直升机。涉及一种利用新能源动力,能够搭载不同设备进行作业的无人直升机系统,结合无线电、卫星导航、陀螺仪技术,能够实现无人直升机自动驾驶,远距离安全作业,远距离数据传输、存储的无人直升机系统。增加了云台增稳技术(8)则确保了拍摄的角度,同时在高空拍摄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画面的抖动。
本发明即保证了电动无人直升机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了新能源电池的航行时间;又为相关行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直升机在各行业的应用研究,人们越发现无人直升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使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作业成本,还能够降低人员作业的风险,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经济能力的增强,消费水平的提升,现代化设备替代传统人力从事高风险、高难度、高作业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序幕已经拉开,开发出低成本、高稳定性、应用范围广的无人直升机,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无人直升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为机身的结构设计问题,导致成本过高、稳定性不够、机身与负载设备匹配度低等瓶颈,一直制约着无人直升机进行工业级别的广泛应用。随着各行业对工业级无人直升机的迫切需求,一种低成本、稳定性高、机身可实现无极调节的无人直升机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采用四管式的机身结构,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又加强了机身结构的强度,可实现无极调节,可以灵活地搭载不同的行业设备。尾管可拆卸装置(2)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同步带的磨损,减轻同步带共振,保证无人直升机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使得无人直升机运输更加方便,作业效率更高,降低运输成本。尾舵机减震系统(3),能够减轻舵机的负荷,提高尾舵控制的精度和反应速度,保证飞行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高传动比和负载比(4)能够提供更大的升力,加大无人直升机的负载能力,实现负载比达到1:1.83。无副翼结构(5)不仅减轻了无人直升机的重量,还能够保持飞机飞行的稳定性,控制直升机灵活飞行。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动力电源,增强了无人直升机的机身强度,提高了无人直升机的飞机性能,延长了无人直升机的续航时间。而云台增稳技术(8)则确保了拍摄的角度,同时在高空拍摄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画面的抖动。
本发明能够使无人直升机系统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的无人直升机工业级别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无人直升机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使用了新型材料,四管式结构设计的低成本、高安全性、能够搭载不同设备进行作业的电动无人直升机;通过高传动比和负载比(4)的设计,加上锂聚合物电池,延长了新能源电池的航行时间,并且可以搭载重量更大的作业设备; 尾管可拆卸装置(2),尾舵机减震系统(3),及无副翼结构(5),都保证了无人直升机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云台增稳技术(8)确保了拍摄角度,在高空拍摄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画面抖动;实现真正意义的无人直升机工业级应用。
1、四管式机身结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献民,未经郭献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LED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