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0666.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姜绍西;李晓明;陈利明;李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02 | 分类号: | B23Q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高精度 数控 加工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叶片型面高精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设计上,越来越多的采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并且叶身型面壁厚越来越小,由此给加工带来的难题是叶身型面在数控铣加工时,加工变形大,并且型面的中间部位和进排气边缘部位由于刚性的不同,产生型面边缘5mm范围内局部轮廓实际加工厚度与模型相差较大的问题,差值超出轮廓度公差范围,无法实现型面轮廓的无余量精密加工,因此必须加大型面数控铣后的加工余量,依靠抛光的方法去除余量并达到粗糙度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型面轮廓度无法完全满足设计图纸的问题,进排气边缘转接R“方头”或“尖边”的现象,而且产生5%以上的废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以达到实现叶身型面的无余量精加工、批量生产的目的。
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所需加工叶片进行三维模拟,获得该叶片的三维模型,并采用数控机床根据三维模型加工叶片;
步骤2、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被加工叶片任一截面边缘型面上的若干个点的坐标;
步骤3、根据步骤2中叶片边缘型面上所测量点的实测坐标,计算出实测点位置与三维模型中所对应点位置的偏差,即两点法向距离,进而获得叶片边缘型面厚度差值;
步骤4、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被加工叶片任一截面中间部位型面上的若干个点的坐标;
步骤5、根据步骤4中叶片中间部分型面上所测量点的实测坐标,计算出实测点位置与三维模型中所对应点位置的偏差,即两点法向距离,进而获得叶片中间部位型面厚度差值;
步骤6、将步骤3中求得的偏差值与步骤5中求得的偏差值比较做差;
步骤7、以叶片截面中间部位厚度差值为依据,根据步骤6所得结果修改三维模型中边缘型面上各点的坐标值,使叶片边缘厚度的差值与叶片中间型面厚度的差值相同,再根据修改后的型面三维模型对叶片进行批量数控铣加工。
步骤2所述的叶片边缘型面为距离叶片型面进、排气边缘5mm范围内型面。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应用于某机部分叶片的型面数控铣精加工中,效果良好,在轮廓度最小为0.06的叶片型面加工中,实现了叶身型面无余量数控铣的批量加工,应用于其他级别的叶片加工过程中,降低成本5%,年节约成本30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模型的补偿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叶片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叶片增厚部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叶片型面高精度数控铣加工的补偿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所需加工叶片进行三维模拟,获得该叶片的三维模型,并采用数控机床根据三维模型加工叶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五坐标加工中心对叶身型面进行无余量铣削加工;采用PS85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构建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
步骤2、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被加工叶片任一截面边缘型面上的4个点的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三坐标测量机(GLOBAL998),利用Blade软件测量加工后叶片的截面,如图2所示,取得各截面的实际加工数据,确定截面边缘增厚部位,即距离叶尖5mm范围内;图中,LE表示进气边缘,TE表示排气边缘,CCV表示叶盆型面,CVX表示叶背型面。
步骤3、根据步骤2中叶片边缘型面上所测量点的实测坐标,计算出实测点位置与三维模型中所对应点位置的偏差,即两点法向距离,进而获得叶片边缘型面厚度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定叶片边缘部分P1点、P2点、P3点和P4点的理论数据,并计算出上述各点的实测与理论数据在各点法向的偏差;
其中,P1~P4点坐标如下:(单位:mm)
P1(-11.127,-2.588) P2(-9.837,-2.233)
P3(-8.306,-1.825) P3(-7.632,-1.649)
经过比较,各点的实测与理论数据偏差依次为:
ΔP1:0.0278
ΔP2:0.0508
ΔP3:0.0477
ΔP4:0.02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0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