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极片贴胶装置、该装置的贴胶机及其贴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312.3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石华;陈江平;朱佳宝;容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张春耀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极片贴胶 装置 贴胶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贴胶装置、该装置的贴胶机及其贴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包括正、负极集流体,在生产正极片时,将电极膏均匀印刷或喷涂在正极集流体一面的中部位置上,正极集流体周边留空作粘合密封边,将正极片烘干,辊压,清洁正极集流体预留出来的周边,得到正极片。然后,将热熔胶冲切出热熔胶圈,其大小跟正极集流体预留出来的周边对应;将热熔胶圈热熔粘合在正极集流体预留出来的周边,得到带热熔胶圈的正极片,用同样的方法生产出带热熔胶圈的负极片。上述热熔胶圈用于将正、负极片贴合以制成电池。
现有的电池贴胶机有以下几种:1.极片贴胶机,是用于电池极片焊接极耳后在极耳上贴保护胶带的机器,防止极耳披锋损伤电芯或充放电时极耳发热损伤电芯;2.电芯贴胶机,是将电芯卷绕或叠层后,贴胶纸固定电芯,保护电芯入壳,防止电芯散落或损伤;3.电池贴胶机,是在电池上贴上双面胶,再装入外包装壳中,便于电池在外包装壳中固定、不晃动。然而,这些机器无法实现超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贴胶,因此现有的超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贴胶操作无法保证极片的质量,影响了超薄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制约了超薄锂离子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超薄锂离子电池极片贴胶困难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便于贴胶的锂离子电池极片贴胶装置、该装置的贴胶机及其贴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极片贴胶装置,包括极片底模、贴胶模头和控制器,所述极片底模上设有能够容纳和定位极片的极片腔,所述贴胶模头下端与极片腔配合,使贴胶模头下端能嵌入极片腔内;贴胶模头下端面具有封闭的凸起贴胶面,所述贴胶模头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贴胶时,先将热熔胶圈放置在极片腔内,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极片设有电极膏的一面朝下定位在热熔胶圈上方,开启发热元件,待贴胶模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后,将贴胶模头下压到凸起贴胶面压至极片底模的电池极片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时贴胶模头将热熔胶圈上表面熔融,在压力的作用下热熔胶圈上表面与锂离子电池极片贴紧,取出贴胶模头从而制成带热熔胶圈的锂离子电池极片。
为了控制贴胶模头的温度,在所述贴胶模头上设有温控元件,所述温控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凸起贴胶面围绕在贴胶模头下端面的外边沿,凸起贴胶面凸起使得贴胶模头下端面内部为一凹槽。这样贴胶模头在贴胶压紧过程中热量集中于热熔胶圈的部位,避开了极片中部的电极膏,防止高温对电极膏造成损坏,也避免电极膏与热熔胶圈不等厚而影响贴胶效果。
所述凸起贴胶面和极片腔底面为平面,用于平面形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贴热熔胶圈;或者,所述凸起贴胶面和极片腔底面为相互配合的曲面,用于曲面形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贴热熔胶圈。
所述极片腔侧部开有极片极耳放置槽,用于放置极耳和起定位的作用。对于没有极耳的极片,可以不设置极片极耳放置槽。
所述凸起贴胶面的宽度相等;或者,所述凸起贴胶面的宽度不相等。所述凸起贴胶面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所述凸起贴胶面的形状为:内外轮廓为正方形、内外轮廓为长方形、内外轮廓为菱形、内外轮廓为三角形、内外轮廓为圆形、内外轮廓为椭圆形、内外轮廓为星形、内外轮廓为心形、内外轮廓为五边形或内外轮廓为D形。
所述凸起贴胶面的宽度不相等的情况下,所述凸起贴胶面的形状为:内外轮廓分别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外轮廓分别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内外轮廓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内外轮廓分别为椭圆形和长方形、内外轮廓分别为椭圆形和圆形或内外轮廓分别为圆形和椭圆形。
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为40-400摄氏度,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极片材料选用最佳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贴胶装置的贴胶机,贴胶机有三种设计方案:
第一种设计方案:包括机架和驱动器,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和支座,所述极片底模设置在支座底部,所述贴胶模头设置在支座上部并由驱动器驱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机架平台上,所述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
第二种设计方案:包括机架和驱动器,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和支座,所述贴胶模头设置在支座上部,所述极片底模设置在支座底部并由驱动器驱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机架平台上,所述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
第三种设计方案:包括机架和驱动器,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和支座,所述贴胶模头设置在支座上部,所述极片底模设置在支座底部,所述驱动器设有两个并分别驱动极片底模和贴胶模头,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机架平台上,所述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4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DC-DC转换器
- 下一篇:模块化逆变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