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663.4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5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凯;丁浩;李满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痕量 稀土 杂质 元素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钨镧合金应用范围广泛,其中稀土杂质元素含量高低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具有检出限低、干扰少、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是作为痕量杂质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钨镧合金材料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方法未见报道,需要开发一种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选择性好,且能满足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含量(质量分数0.0005%~0.01%)的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且干扰少、精密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能很好的满足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含量(质量分数0.0001%~0.01%)的测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0.100g钨镧合金试样中,加入20mL的过氧化氢和1mL的盐酸,置于60℃下使试样完全分解,冷却;然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在60℃下加热5min,冷却;将所得试液过滤,用氨水和去离子水洗涤沉淀;
(2)用质量分数为12%,50℃~70℃的盐酸完全溶解沉淀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的盐酸和1.0mL的内标溶液,混匀,定容,得到待测试 液;
(3)配置不同浓度的Y、Ce、Pr、Nd、Sm、Eu、Gd、Dy、Ho、Er、Tm、Yb和Lu混合元素标准溶液,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上述不同浓度的混合元素标准溶液中各元素和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分别绘制上述混合元素与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
(4)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待测溶液进行测定,得到待测溶液中待测杂质元素与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比值,代入该元素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杂质元素的浓度,通过计算得到待测杂质元素的质量分数。
步骤(1)中所述氨水调节溶液pH为9~9.5。
步骤(3)中所述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分别移取质量浓度为1.0μg/mL的Y、Ce、Pr、Nd、Sm、Eu、Gd、Dy、Ho、Er、Tm、Yb和Lu元素的标准溶液0mL,1.00mL,2.00mL,5.00mL,8.00mL,10.00mL,然后将同体积的上述元素标准溶液混合于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各加入10mL的盐酸和1.0mL的内标溶液,混匀,定容。
上述加入10mL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
步骤(1)所述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所述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30%。
步骤(2)所述的加入10mL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
所述内标溶液为铯内标溶液,质量浓度为1.0μg/mL。
所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测定的方法为,选择 待测元素同位素,在Ar模式下进行测定。
所述混合元素与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为yn=axn+b,其线性相关系数r要求大于0.9995;其中,x表示元素的浓度,y为该浓度下元素与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比值,n为Y、Ce、Pr、Nd、Sm、Eu、Gd、Dy、Ho、Er、Tm、Yb和Lu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痕量稀土杂质元素Y,Ce,Pr,Nd,Sm,Eu,Gd,Dy,Ho,Er,Tm,Yb和Lu的测定。本方法具有精密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及简单易操作等优点,方法通过调节溶液pH值可以有效的去除钨基体并富集待测杂质元素,达到消除基体和背景干扰的目的,降低测定下限,可以很好的满足钨镧合金中痕量稀土杂质元素含量(质量分数0.0005%~0.01%)的测定要求。本发明的方法干扰少、精密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同时简单易操作,准确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合金质量分数wLa=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4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