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HTDMAC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5141.4 | 申请日: | 2013-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纤维检验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2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htdmac 成分 分析 定性 定量 方法 | ||
1.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DHTDMAC)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定量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对照品,配制成溶液待用,应用一定方法对基质进行提取净化,提取液待测;
2)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HPLC-ESI-MS/MS),在一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进行正负离子全扫描(FS),得到一级质谱图;
3)从一级质谱全扫描图中寻找DHTDMAC的特征离子峰,在一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扫描(SIM)、中性丢失(NL)和母离子扫描(PR)验证分析;
4)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HPLC-ESI-MS/MS),在一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以3)得到的特征离子峰为先导离子,通过碰撞诱导解离(CID),进行串联质谱分析;
5)根据一级质谱及串联质谱提供的信息,鉴定DHTDMAC的组分和结构,确定碳链分布和组分含量,解析裂解规律,确定DHTDMAC的质谱检测参数;
6)确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立DHTDMAC全组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条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HPLC-ESI-MS/MS)检测待测液,以相对保留时间和多反应监测对(MRM)定性,峰面积进行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对照品溶液配制溶剂为甲醇、甲醇水溶液、酸化甲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的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净化方法为固相萃取法、过滤,提取溶剂为甲醇、酸化甲醇、三氯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为甲醇、酸化甲醇、水、酸化水、乙腈,色谱柱类型为C18柱、氨基柱,色谱柱填料粒径为1.8~5.0 μm,长度为50~250 mm,内径为2.1~4.6 mm,进样体积为1~20 μL,洗脱方式为等度洗脱、梯度洗脱,流速为0.05~1.0 m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扫描方式为正负离子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为m/z 25~1300,采集数据方式为全扫描(FS)、选择离子扫描(SIM)、子离子扫描(PI)、中性丢失扫描(NL)、母离子扫描(PR)、多反应监测(MRM),碎裂电压为100~300 V,碰撞电压为5~70 V。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为十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DHTDMAC C10:C18)、十二十六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DHTDMAC C12:C16)、双十四烷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DHTDMAC C14:C14)、十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2:C18)、十四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4:C16)、十五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5:C16)、十四十七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4:C17)、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6:C16)、十四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4:C18)、十五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5:C18)、十六十七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6:C17)、十六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6:C18)、十七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7:C18)、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8:C18)、十八十九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8:C19)、十八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C18:C20)的一种或两两混合物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未经福建省纤维检验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51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