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以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8655.5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樊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20;B29C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双向 拉伸 塑料薄膜 以及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以及该种薄膜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塑料薄膜在工业的各个领域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比如锂电池隔膜、太阳能背板用膜、液晶显示器用膜等。
然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双向拉伸技术,是采用以下工艺:原料混合--干燥--挤出--铸片--纵拉--横拉--牵此--收卷,由于这种双向拉伸工艺的特殊性,在薄膜的制备过程中,在纵向方向上始终没有机会进行一定量的回缩,这样,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热蠕变的特点,当塑料薄膜在后道工序使用时,一遇热就会产生收缩的问题,从而导致产品尺寸变化,产品变形,涂布产品或多层复合产品则会发生翘曲、脱胶等问题。并且由于现有生产工艺的制出的塑料薄膜其各向异性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把成品塑料薄膜再次展开并通过烘箱进行烘烤,并使薄膜进行纵向松弛回缩,以此来降低塑料薄膜的纵向收缩率。但该方法存在有两个问题:一是在烘烤时对塑料薄膜的横向宽度有一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制品宽度不足从而报废;二采用二次烘烤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经济性较差。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双向拉伸塑料薄膜及其制备工艺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收缩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以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收缩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还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所述的上表层覆盖于所述芯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层覆盖于所述芯层的下表面;
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的材料为:
含SiO2量为3000pp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质量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质量份。
上述低收缩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照配比将SiO2粉末混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混有SiO2粉末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新进行造粒。
将芯层料和按照配比混合均匀的上表层料、下表层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螺杆的长径比为25:1,挤出温度为280℃。
单螺杆挤出机挤出的上表层料、芯层料、下表层料的厚度比为1:8:1,挤出物料在共挤模头汇合,模头温度为280℃;物料从共挤模头出来后在静电吸附系统的作用下贴附于冷辊表面,冷辊温度为26℃,冷却后形成铸片。
B.铸片进入纵向拉伸机,纵向拉伸机内设有若干组加热辊组和若干组位于所述加热辊组后方的冷却辊组,所述加热辊组的温度为82℃,快辊的温度设定在25℃,使拉伸完后的膜迅速进行冷却;所述加热辊组的转速小于所述冷却辊组的转速,铸片经过加热辊组和冷却辊组后纵向拉伸,纵向拉伸倍数为3~4倍。
C.纵向拉伸完后的膜进入拉宽机,通过105℃预热后进入拉伸区进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的倍数等于纵向拉伸的倍数,拉伸区的温度设定为125℃,拉伸完后的膜进入热定型区,热定型区的温度设定在240℃,热定型后的膜进入冷却区,冷却区分为第一冷却区和第二冷却区,第一冷却区的温度设定为85℃,第二冷却区的温度设定为50℃;
在冷却区的两侧轨道支架上分别装有两把切边刀,在膜完全冷却前把膜片的两纵向边切除,使膜在纵向上能够进行一定的回缩,以此来降低纵向收缩率。并且,在膜纵向回缩的同时,膜也会有一定的横向回缩,因此,该方法可以同时控制膜的横向收缩率。
D.经拉宽机出来的膜进入牵引机进行电晕处理,从牵引机出来的膜进入收卷机收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膜完全冷却前把膜片的两纵向边切除,使膜在纵向上能够进行一定的回缩,以此来降低纵向收缩率。并且,在膜纵向回缩的同时,膜也会有一定的横向回缩,因此,该方法可以同时控制膜的横向收缩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低收缩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