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8778.7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焦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型气敏 元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薄膜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按照NiFe2O4的化学计量比,配制硝酸铁和硝酸镍的混合溶液;(2)采用浓氨水为沉淀剂,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直至混合溶液pH值为11-12,将Fe3+和Ni2+完全沉淀;(3)将混合溶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在220℃下保温6-10小时,生成NiFe2O4纳米粉体;(4)将所得粉体用1M盐酸浸泡后,再加热去除HCl;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剩余物至中性,再加入步骤(3)获得的NiFe2O4纳米粉体质量10-40%的PAA,70℃下搅拌1小时,生成NiFe2O4/PAA磁性纳米复合粉体,再用用无水乙醇清洗2-3次;(5)将清洗后的磁性纳米复合粉体制成质量浓度不大于1%的悬浮液,滴在叉指电极基片上,在磁感应强度为0.05-0.2T的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干燥;(6)将干燥后的叉指电极放入电阻炉内,先200℃保温一小时,再在400-600℃下保温一小时;(7)反复进行步骤(5)和步骤(6)4-10次,得到大孔隙结构的薄膜型气敏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叉指电极基片的放置方式平行于磁力线方向,交变磁场作用至液滴完全干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叉指电极基片的放置方式垂直于磁力线方向,交变磁场作用至液滴完全干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型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每重复一次步骤(5),叉指电极基片要在基片所在平面内旋转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7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