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9422.5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希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凉糕粉 及其 食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米凉糕制作工艺是由大米浸泡、磨浆、加入石灰水(氢氧化钙)熬煮、自然冷却凝固等工艺组成。在炎热的夏天,米凉糕作为我国四川、贵州、江西等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冷却凝固时间较长(5~6h),既不方便卫生,也使米凉糕的家庭制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更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相较于传统的米凉糕,凉糕粉产品不仅解决了传统米凉糕制作工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如文献“方便米凉糕粉产品品质影响因素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9期)和文献“方便米凉糕粉的开发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11期),均报道了以大米粉、卡拉胶和魔芋胶等天然植物胶为主要原料,添加凝胶增强剂,开发研制的固体米凉糕粉,该粉末产品用沸水冲调凝固后即为凉糕。
以上两往篇文献中的凉糕粉配方中使用卡拉胶、魔芋胶和氯化钾作为凝胶剂,且食用方法为沸水冲调,不能让米粉熟化,口感与传统小吃相去甚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小米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保留了传统凉糕的口感,透明清亮、软绵爽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凉糕粉,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 40~99.5%
米粉 0~59%
碱 0.5~2.5%。
所述凉糕粉的原料中还包括有5~40%的黑米。
所述凉糕粉的原料中还包括有5~40%的小米。
所述凉糕粉的原料中还包括有5~30%的苦荞。
所述凉糕粉的原料中还包括有1~40%的绿豆。
所述的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先进行调浆是为了使淀粉与碱先预作用,进行缓慢的反应,使反应更加充分,成型更好。
所述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 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0~30分钟;
优选地,所述的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1~3,保证成型更好。
B 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加热至熟;
优选地,所述熟化的加热过程,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5~10分钟至熟,进一步保证淀粉与碱的充分反应。
C 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优选地,所述的饮用水为冰水,起到脱碱的作用,保证口感的同时,能更好地影响凝胶的内部组织,使之成型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40~99.5%的淀粉,淀粉通过熬制糊化、熟化与配方中的碱作用形成凝胶,代替了卡拉胶、魔芋胶、氯化钾等凝胶剂,更加安全可靠,且还原了传统凉糕的风味,口感更佳。
2、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将碱的加入量控制在0.5~2.5%,碱在配方中与淀粉相作用,不仅促进了凉糕粉的凝胶成型。同时,起到了增加碱味的作用,保证凉糕的口味。
3、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5~40%的黑米,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由此凉糕粉制得的凉糕口味清香,色泽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4、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5~40%的小米,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作用,使加入小米的凉糕粉也具有了很好的保健功能。
5、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1~40%的绿豆,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食用加入绿豆的凉糕能达到清暑益气的效果。
6、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5~30%的苦荞,苦荞能抗氧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开胃健脾、通便润肠、减肥美容、排毒养颜,加入苦荞的凉糕粉也因此具有了很好的保健功能。
7、本发明的凉糕粉以米粉、淀粉与碱制作而成,并严格控制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了产品透明清亮,口感独特;同时,本发明的原料均采用生料,比采用熟米制作的凉糕粉更易保存,不需要防腐剂等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希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希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加工方法以及激光加工装置
- 下一篇:高周波压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