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0482.2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刘萍;方崇武;童培易;唐萍;刘国莉;晋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转向系统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上,车用转向柱结构是转向系必不可少的部件。转向柱结构与方向盘连接,但是现有的转向柱结构的转向柱结构为管状的刚性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刚性结构的转向柱结构不能发生溃缩,从而会引起驾驶人员与方向盘及转向柱结构的碰撞,很容易给驾驶人员带来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确保转向柱发生溃缩,从而确保驾驶人员安全的车用转向柱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所述的转向柱结构包括上杆件,下管件,所述的上杆件一端套装在下管件内,上杆件另一端与方向盘固定连接,上杆件上设置穿透上杆件的穿孔,穿孔内设置多个阻挡块,穿孔的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两个卡柱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块上,两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表面的结构,下管件为中空结构,下管件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上杆件套装在下管件内时,两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置两个阻挡块,上杆件所受外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的下管件的卡孔及上杆件的卡柱设置为施力到阻挡块上并推动阻挡块发生断裂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卡柱的端头部设置为凸出的球形面结构,卡孔设置为凹进的球形面结构,所述的上杆件套装在下管件内时,每个卡柱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内,所述的卡柱的端头部与卡孔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上的两个阻挡块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所述的内壁下部上的两个阻挡块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穿孔的内壁上部的一个阻挡块分别与位于其下方的内壁下部上的一个阻挡块组成一组阻挡组件,所述的穿孔内包括两组阻挡组件,所述的两个卡柱的底部分别抵靠在两个阻挡组件上。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将转向柱设置为套装在一起的上杆件和下管件,在上杆件上设置穿孔,穿孔内设置多组挡块组件(每组挡块组件包括内壁上部的一个阻挡块和内壁下部的一个阻挡块),再在穿孔内套装两个卡柱,卡柱嵌装在下管件上的卡孔内,这样的结构,当转向柱未受到外部过大的力时,卡柱及卡孔的配合,确保上杆件和下管件固定可靠地连接在一起,确保驾驶人员正常操纵机动车行驶和转向,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其他意外导致方向盘受到过大外力时,方向盘部位受到的力传递到卡柱,并通过卡柱传递到卡孔,这时,过大的外力作用在卡孔及卡柱上,卡柱受力向穿孔内收缩,并作用在阻挡块上,由于阻挡块的强度在设计时,即设定一个受力后发生断裂的设定值,因此,当阻挡块受到的来自卡柱的外力大于此设定值时,阻挡块即发生断裂,卡柱向穿孔内收缩,这样,上杆件与下管件之间的连接断开,整个上杆件向下管件内溃缩,起到了缓冲受力的作用。本发明的车用转向柱结构,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确保转向柱发生溃缩,从而避免刚性结构的转向柱对驾驶人员因碰撞造成伤害,从而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转向柱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上杆件;2、下管件;3、穿孔;4、阻挡块;5、卡柱;6、卡孔;7、内壁上部;8、内壁下部;9、阻挡组件;10、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车用转向柱结构,所述的转向柱结构包括上杆件1,下管件2,所述的上杆件1一端套装在下管件2内,上杆件1另一端与方向盘10固定连接,上杆件1上设置穿透上杆件1的穿孔3,穿孔3内设置多个阻挡块4,所述的穿孔3的两侧各套装一个卡柱5,两个卡柱5底部分别抵靠在阻挡块4上,两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设置为突出于上杆件1表面的结构,下管件2为中空结构,下管件2内壁设置两个凸出的卡孔6,上杆件1套装在下管件2内时,两个卡柱5的端头部分别嵌装在一个卡孔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