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2908.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亚;陈正宇;蒯黎明;荣新山;邱凤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谈敏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超支 聚酰胺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涉及特殊结构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尤其是一种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酰胺类(HBP)化合物主要包含超支化聚合物内核及双键、端氨基等官能团,兼具超支化聚合物的独特分子结构和多官能度酰胺类化合物的特性。另外,超支化聚合物本身相对于传统线性聚合物,具有近球型结构、低黏度、多官能度、良好的溶解性等诸多优良性能,而且大量端氨基的存在使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水溶性,而活性C=C双键的存在则可以进一步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反应,从而增强该类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价值。
目前,超支化酰胺类聚合物主要方法为:先合成具有活性双键及含二氨基的AB2型预聚单体,再分代合成具有内核、C=C双键及大量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酰胺类聚合物。
比如: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皮革游离甲醛捕获剂的合成,中国皮革,2011,40(17):1~4,报道了以丁二酸酐与二乙烯三胺反应得到了AB2型预聚单体,采用逐步滴加方式使AB2熔融聚合得到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并以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水溶性、水溶液低粘度和强反应活性的超支化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即先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二乙烯基三胺(DETA)反应合成出AB2型单体,再以乙二胺为中心“核分子”按确定的摩尔比例通过有核分步法合成含C=C双键及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酰胺类(HBP)化合物。
一种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A、超支化聚合物AB2型单体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顺丁烯二酸酐(MA)和1,4-二氧六环,室温下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二乙烯基三胺(DETA) /1,4-二氧六环溶液,高速机械搅拌,控制温度10~40℃,反应时间10min~5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1,4-二氧六环,得到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即为AB2型单体,用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溶液备用;
其中顺丁烯二酸酐(MA)和二乙烯基三胺(DETA)的摩尔比在1:0.6~1:1.4,最好控制在1:1;溶剂1,4-二氧六环的体积数与相应溶质质量数的体积质量比为6:1~20:1mL/g,最好是9:1 mL/g;
步骤B、第一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的合成:量取乙二胺和超支化聚合物AB2单体水溶液,严格控制反应物摩尔比为1:2,加入装有搅拌棒、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缓慢升温至60~120℃,反应2~6h,得亮黄色液体,减压蒸馏去除绝大部分水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90℃进一步干燥12~48h,经冷却、研磨,所得黄色粉末即为含C=C双键及端氨基的第一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A1。
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步骤A与上述步骤A相同;
步骤B、第二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的合成:量取乙二胺和超支化聚合物AB2单体水溶液,严格控制反应物摩尔比为1:2,加入装有搅拌棒、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缓慢升温至60~120℃,反应2~6h,再加入4摩尔比的AB2单体水溶液反应2~3h得亮黄色液体,减压蒸馏去除绝大部分水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90℃进一步干燥12~48h,经冷却、研磨,所得黄色粉末即为含C=C双键及端氨基的第二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A2。
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步骤A与上述步骤A相同;
步骤B、第三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的合成:量取乙二胺和超支化聚合物AB2单体水溶液,严格控制反应物摩尔比为1:2,加入装有搅拌棒、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缓慢升温至60~120℃,反应2~6h,加入4摩尔比的AB2单体水溶液反应2~3h,再加入8摩尔比的AB2单体水溶液反应3~4h得亮黄色液体,减压蒸馏去除绝大部分水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90℃进一步干燥12~48h,经冷却、研磨,所得黄色粉末即为含C=C双键及端氨基的第三代超支化聚酰胺化合物A3。
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步骤A与上述步骤A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的二次冷却系统
- 下一篇:用于自动门的驱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