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1963.3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伟;廖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G08G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3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交叉口 交通 结构 | ||
1.一种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包括东、西、南、北向直行车道,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和南、北向直行车道分别从左至右相邻设置,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和南、北向直行车道垂直相交形成井字形交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南转西车道,所述南转西车道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一转向道,所述第一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一转向道设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的相邻西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行道和西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西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一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一停车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北转东车道,所述北转东车道包括第二直行道和第二转向道,所述第二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西、东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二转向道设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的相邻东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行道和东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东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二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二停车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二转向道和南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第二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一转向道和北向直行车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西转北车道,所述西转北车道包括第三直行道和第三转向道,所述第三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北、南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三转向道设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的相邻南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三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三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直行道和南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南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三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三停车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东转南车道,所述东转南车道包括第四直行道和第四转向道,所述第四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所述第四转向道设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的相邻北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四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直行道和北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北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四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四停车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行道设于所述第四转向道和东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第四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三转向道和西向直行车道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东、西、南、北向直行车道的右侧还分别设有右转车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道、第二转向道、第三转向道、第四转向道的形状为苜蓿叶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道、第二转向道、第三转向道、第四转向道的内侧转弯半径为18~25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口还设有两相位信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9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柔性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光探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