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1963.3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伟;廖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G08G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3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交叉口 交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叉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
背景技术
交叉口作为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转换方向。由于人、车需要在狭小的空间进行交通转换,使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路段更小,同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根据国内外的交通事故资料表明,约有35%~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上。此外,由于受到红灯影响,车辆在交叉口上的延误时间占了全程行车时间的30%左右,其中信号灯延误引起的延误时间约占全部交叉口延误时间的60%。如何进行交叉口设计和合理组织交通,对提高交叉口的车速和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避免交通阻塞,降低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交叉口行车通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交叉口交通设计包括交叉口几何设计、车道渠化、交通组织和信号配时。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十字信号灯交叉口,它具有形式简单、视线良好、交通组织方便、用地经济的特点。其几何设计一般在进口道采用小于或等于路段的直行车道数,渠化1~2条左转专用车道,1条专用右转车道,出口道采用与路段相同或多一条的车道数。
十字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一般采用组合形式,组合方式有直行配对、直左配对、混合配对三种。其中直行配对应用最为广泛,其信号灯一般采用四相位设计,第一相位为东西直行、第二相位为东至南、西至北左转、第三相位为南北直行、第四相位为南至西、北至东左转。右转车流与机动车车流无冲突点,为独立流向,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可通行。其他十字信号灯交叉口的相位配时则主要根据各流向交通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的变化和衍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将左转车辆迂回至相交道路的直行车道待转,并在相交道路直行绿灯相位时与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辆同时通过交叉口,从而提高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能力,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美化城市景观,降低工程造价。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面交叉口交通结构,包括东、西、南、北向直行车道,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和南、北向直行车道分别从左至右相邻设置,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和南、北向直行车道垂直相交形成井字形交叉口,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南转西车道,所述南转西车道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一转向道,所述第一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一转向道设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的相邻西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行道和西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西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一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一停车线。
优选的,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北转东车道,所述北转东车道包括第二直行道和第二转向道,所述第二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西、东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二转向道设于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的相邻东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行道和东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东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二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二停车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二转向道和南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第二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一转向道和北向直行车道之间。
优选的,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西转北车道,所述西转北车道包括第三直行道和第三转向道,所述第三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北、南向直行车道,所述第三转向道设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的相邻南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三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三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直行道和南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南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三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三停车线。
优选的,所述东、西向直行车道之间还设有东转南车道,所述东转南车道包括第四直行道和第四转向道,所述第四直行道依次交叉穿过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所述第四转向道设于所述南、北向直行车道的相邻北向直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向道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四转向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直行道和北向直行车道相通,所述北向直行车道穿过所述第四直行道的进口处设有第四停车线。
优选的,所述第三直行道设于所述第四转向道和东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第四直行道设于所述第三转向道和西向直行车道之间。
优选的,所述东、西、南、北向直行车道的右侧还分别设有右转车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道、第二转向道、第三转向道、第四转向道的形状为苜蓿叶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道、第二转向道、第三转向道、第四转向道的内侧转弯半径为18~25m。
优选的,所述交叉口还设有两相位信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柔性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光探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