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香、清甜型红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8796.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斌;庄慧萍;洪斌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甜 红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香、清甜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作为全发酵类茶叶中的一种,性温和且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因此广受消费者追捧。当前的红茶采取的制作方法一般是100%发酵模式,进而导致红茶茶汤香气不足,甜度较弱。因此,建立一种新的红茶制作模式,将不同的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采用特殊的发酵工艺,提高红茶的香气及其清甜度,不仅改变传统红茶的风味,同时利于红茶品种的延伸,扩大红茶消费市场,提高红茶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香、清甜型红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红茶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同时口感清甜,汤色金黄明亮,该工艺改变传统红茶制作技术,有效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香、清甜型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不同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茶叶鲜叶为原料采用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通过人工控制进行室内鲜叶萎凋,再采用二次揉捻法进行揉捻,接着进行室内加热发酵,发酵结束后快速杀青并进行二次轻发酵,再进行二次杀青,最后烘干获得高香、清甜型红茶。
原料为:采摘的一芽二叶的野生武夷山菜茶品种茶树鲜叶、台湾高山红茶茶树鲜叶、青心乌龙茶树鲜叶,按照3:4:3质量比进行混合。
萎凋为:茶叶萎凋采用人工控制进行室内萎凋,将茶叶鲜叶平铺于竹匾中,厚度为5-8cm,将竹匾置于架上,调节室内温度为37℃,采用循环风进行萎凋,风速为3m/s,萎凋时间为3-4小时。
揉捻为:萎凋结束后茶叶揉捻分2次进行,第一次揉捻转速为15-20r/min,揉捻时间为40-45min,揉捻结束后取出茶叶混匀,均匀平铺于竹匾中,茶叶厚度为1-1.5cm,采用清水喷施茶叶,每平方米喷施水量为50-60mL;将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第二次揉捻,揉捻机转速为50-65 r/min,揉捻时间为20-25min,揉捻结束后取出茶叶混匀。
发酵为:揉捻后茶叶采用室内加热发酵,将茶叶置于竹筐中,茶叶厚度为25-30cm,发酵室空间温度为35-37℃,发酵室空间湿度为80-85%,发酵室空间供氧量为每平方米1.5L/min,发酵时间为5-6h,发酵程度70-80%。
杀青为:将发酵后的茶叶取出,进行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30℃,杀青时间10-15min。
二次杀青为:将二次轻发酵后的茶叶取出,进行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30℃,杀青时间10-15min。
烘干为:将整形后的茶叶放置于烘箱中120℃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在6%以下。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制得的红茶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同时口感清甜,汤色金黄明亮。该工艺改变传统红茶制作技术,有效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
(2)传统的红茶发酵为一次性100%发酵。本发明采用二次发酵模式,茶叶的发酵程度在85%-90%之间,有效改善茶叶的香气与口感,同时去除茶叶本身的青草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高香、清甜型红茶的制作方法,以不同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茶叶鲜叶为原料采用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通过人工控制进行室内鲜叶萎凋,再采用二次揉捻法进行揉捻,接着进行室内加热发酵,发酵结束后快速杀青并进行二次轻发酵,再进行二次杀青,最后烘干获得高香、清甜型红茶。
原料为:采摘的一芽二叶的野生武夷山菜茶品种茶树鲜叶、台湾高山红茶茶树鲜叶、青心乌龙茶树鲜叶,按照3:4:3质量比进行混合。
萎凋为:茶叶萎凋采用人工控制进行室内萎凋,将茶叶鲜叶平铺于竹匾中,厚度为5-8cm,将竹匾置于架上,调节室内温度为37℃,采用循环风进行萎凋,风速为3m/s,萎凋时间为3-4小时。
揉捻为:萎凋结束后茶叶揉捻分2次进行,第一次揉捻转速为15-20r/min,揉捻时间为40-45min,揉捻结束后取出茶叶混匀,均匀平铺于竹匾中,茶叶厚度为1-1.5cm,采用清水喷施茶叶,每平方米喷施水量为50-60mL;将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第二次揉捻,揉捻机转速为50-65 r/min,揉捻时间为20-25min,揉捻结束后取出茶叶混匀。
发酵为:揉捻后茶叶采用室内加热发酵,将茶叶置于竹筐中,茶叶厚度为25-30cm,发酵室空间温度为35-37℃,发酵室空间湿度为80-85%,发酵室空间供氧量为每平方米1.5L/min,发酵时间为5-6h,发酵程度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8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