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1045.9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展晧;苏圣镔;黄政豪;陈永培;杨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可视区及设于该可视区至少一边的一非可视区;
一复合层,设于该非可视区上,该复合层包括一色彩层及一遮光层,其中该色彩层设于该基板与该遮光层之间,其中该色彩层邻近该可视区的侧面具有一第一斜面,该遮光层邻近该可视区的侧面具有一第二斜面,且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为一连续面;
一感应层,设于该可视区上并延伸至部分该非可视区,其中该感应层直接接触该可视区之该基板;及
一信号导线,设于该复合层上,
其中,色彩层与遮光层直接接触且上下层设置,色彩层的第一斜面与遮光层的第二斜面的斜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可透视的强化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色彩层之厚度为2μm至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色彩层为黑色、白色、或彩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层之厚度为1μm至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层为黑色且遮蔽该信号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色彩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互为相反面且该第一表面朝向该基板,其中该遮光层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其中该第三表面及该第四表面互为相反面且该第三表面朝向该色彩层之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之面积大于该第二表面之面积,该第二表面之面积与该第三表面之面积相同,该第二表面之面积大于该第四表面之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层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的感测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导线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层设于该非可视区之该基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标记,设于该基板之非可视区与该色彩层之间。
12.一种触控面板之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可视区及设于该可视区之至少一边的一非可视区;
提供一层迭结构,包括
一下保护层;
一色彩层,设于该下保护层上;
一遮光层,设于该色彩层上;及
一上保护层,设于该遮光层上;
将该层迭结构裁切成一默认形状,裁切后之该层迭结构的默认形状与该非可视区之形状相应,且该裁切后之层迭结构的至少一侧边与该层迭结构之下保护层的表面所夹之锐角为一第一角度;其中该色彩层邻近该可视区的侧面具有一第一斜面,该遮光层邻近该可视区的侧面具有一第二斜面,且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为一连续面;
移除该裁切后之层迭结构的下保护层;
将该移除下保护层后之层迭结构贴合于该基板之非可视区上,其中该色彩层朝向该基板;
移除该上保护层,留下该色彩层及该遮光层于该基板上作为一复合层;
进行一烘烤步骤,使该复合层产生形变,其中烘烤后之该复合层与该基板之主表面所夹之锐角为一第二角度,其中该第二角度小于该第一角度;烘烤后的色彩层邻近可视区的侧面具有烘烤后的第一斜面,而烘烤后的遮光层邻近可视区的侧面具有烘烤后的第二斜面,且此第一斜面与此第二斜面为连续面;
形成一感应层于该可视区上并延伸至部分该非可视区,其中该感应层直接接触该可视区之该基板;
形成一信号导线于该复合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之触控面板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保护层具有承载该遮光层、该色彩层及该下保护层之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之触控面板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裁切该层迭结构之方法包括压裁法(die-c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0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