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964.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鸿耀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D13/64;F16F15/12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1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缓冲 从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用膜片弹簧代替了一般螺旋弹簧以及分离杆机构而做成的离合器,因为它布置在中央,所以也可算中央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是一个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锥度,中心部分开有许多均布径向槽的圆锥形弹簧片。
然而,当汽车重量增加,扭矩不断增大时,发动机怠速旋转不均匀,会造成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产生较大撞击,造成磨损及较大噪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以减小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的撞击,降低造成磨损和噪音。
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包括:从动盘、减振盘和盘毂;从动盘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弧形槽中设有弹簧;减振盘套设在盘毂外,减振盘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凸起,凸起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中与弹簧连接。
优选地,每个弧形槽中设置一根弹簧,凸起紧贴所述弧形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起,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
优选地,每个弧形槽中设置两根弹簧,凸起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中间,所述两根弹簧分别与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和所述凸起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圆柱体。
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包括:从动盘、减振盘和盘毂;减振盘套设在盘毂外,减振盘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弧形槽中设有弹簧;从动盘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凸起,凸起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中并与弹簧连接。
优选地,每个弧形槽中设置一根弹簧,凸起紧贴所述弧形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起,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
优选地,每个弧形槽中设置两根弹簧,凸起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中间,所述两根弹簧分别与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和所述凸起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圆柱体。
本发明中,从动盘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弧形槽中设有弹簧;减振盘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凸起,凸起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中与弹簧连接;减振盘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弧形槽中设有弹簧;从动盘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凸起,凸起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中与弹簧连接;发动机怠速旋转不均匀时,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产生较大撞击被弹性缓冲,减小了磨损,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组合图。
附图标记:1,盘毂;2,减振盘;3,从动盘;4,弧形槽;5,弹簧;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和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分解图和组合图,图3和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弹性缓冲减振从动盘总成分解图和组合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缓冲离合器膜片弹簧,包括:从动盘3、减振盘2和盘毂1;减振盘2套设在盘毂1外;
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动盘3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4,弧形槽4中设有弹簧5;减振盘2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4对应的凸起6,凸起6可以为圆柱体,凸起6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4中,凸起6与弹簧5连接。
在图3和图4中,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减振盘2靠近外缘处均匀设置多个弧形槽4,弧形槽4中设有弹簧5;从动盘3靠近内缘处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弧形槽4对应的凸起6,凸起6冗余容置在对应的弧形槽4中,凸起6并与弹簧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鸿耀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鸿耀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卷绕装置
- 下一篇:利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来制造配气机构零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