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3322.8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杰;陈飞;赵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9/16;B82Y5/00;B82Y40/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纳米粒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有效的治疗癌症已经是科学研究中的当务之急。化学疗法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的肿瘤细胞杀伤机制并不相同,通常为了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医生的治疗方案中会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会产生协同作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是治疗癌症最为有效的方法。
由于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大多数化疗药物显示出低的水溶性、有限的稳定性、快速地血液清除和缺乏选择性,药物进入机体后不仅分布于肿瘤组织也分布在正常组织,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细胞,从而导致疗效低、毒副作用强。因此,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减少其毒副作用已成为临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更好的药物传输系统对于肿瘤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出现,为癌症的治疗找到了新的途径。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纳米级的药物载体层出不穷,制备工艺逐步完善,剂型逐步改善,大量的研究证明利用纳米载体包载药物或者连接药物,不仅大大的增加了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延长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毒性、减小副作用。
尽管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势,然而,药物纳米载体仅仅作为药物传输工具,并不具有肿瘤杀伤作用,载体材料所存在的潜在毒副作用很难被研究清楚,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由于纳米载体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载药量,增加了额外的代谢负担,增加了药物制剂的成本,带来了更多的尚未明了的潜在安全性问题。
随着癌症诊疗业的不断发展,本领域需要在不使用药物载体的情况下,制备高载药量、纳米尺寸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的多药组合纳米粒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载体、具有高载药量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不存在载体带来的潜在毒副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广泛应用,其原料均为SFDA批准,所得纳米药物尺寸均一,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由至少一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和至少一种水溶性药物分子复合而成;其是通过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然后先后或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并经加热磁力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00-500nm,例如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80nm、190nm、210nm、220nm、230nm、250nm、280nm、320nm、350nm、380nm、400nm、420nm、450nm或480nm,优选150-400nm,更优选200-300nm。
所谓“近似球形”是指所述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比如呈椭球形、部分隆起或凹陷的球形、部分隆起或凹陷的椭球形等。总之,任何并非完全规则但整体上大体呈球形的形状都是本发明所说的“近似球形”。
本发明中,疏水性药物分子不受限制,可以是任何对特定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预防、治疗或改善作用的疏水性药物分子,而且这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在临床治疗上有被制备成纳米粒子的需要。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为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用于癌症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