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反应器及烟气脱硫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0368.2 申请日: 2013-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4607019A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发明(设计)人: 陈建兵;彭德强;王岩;孟凡飞;王璐瑶;陈新;王明星;齐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1D53/78 分类号: B01D53/78;B01D53/75;B01D47/06;B01D50/00;B01D53/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循环 烟气 除尘 脱硫 反应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反应器及烟气脱硫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适用于烟气及工艺尾气除尘脱硫处理,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环保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SO2和粉尘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当前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我国SO2排放总量已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2005年排放总量达到2549万吨,居世界首位,尽管我国“十一五”期间削减二氧化硫10%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我国目前的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仍在不断扩大。每年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二氧化硫排放控制仍然不容忽视。粉尘是指粒径1~7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由工业生产上破碎、运转作业产生的。据分析,我国每年由工业和生活窖炉排入大气的粉尘,超过1000万吨。粉尘易被吸入人体呼吸道系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尤其身处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引起多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

烟气脱硫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目前,公认的脱硫除尘工艺包括水膜式、喷淋式、冲击式和水浴式等。文丘里和湍冲作为强化气液传质设备,在双循环脱硫装置中被广泛应用,其中文丘里高度约16m~19m,且当烟气量比较大时,整个脱硫装置为多个文丘里与脱硫塔环抱形式,占用空间和投资均比较大,如诺顿公司的烟气脱硫技术。湍冲需要将液相升高6~8m,以产生泡沫区,并通过泡沫的不断更新,保持高效的气液传质效果,但反应器的高度和基础投资也因此大大增大。

专利US3894563A与专利US2012000366A1均采用文丘里与旋流分离器组合实现除尘和气液分离。专利CN200920247553.1、CN200920200026.5和CN03142049.4介绍的脱硫装置或工艺中,湍冲洗涤塔均为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

专利US4110088介绍了一种高温烟气急冷降温、除尘和脱除水溶性污染物的工艺及装置。927~1038℃的高温烟气经两级喷淋冷却后,进入旋流分离器分离出液滴和粉尘,再经填料塔进行脱除废气中污染物,净化气体进入带翅片板的折流板除雾器除雾后,最终经文丘里喷射进入排气筒,净化气体经文丘里高速喷出时,产生负压,抽吸文丘里周围空气,使净化气体湿度降低。该工艺流程过长,压降非常大,工艺中设置了两次风机,用以为烟气提供动力,能耗较大。

CN101301574A公开了一种多级烟气脱硫喷淋塔,包括初级脱硫洗涤器和次级脱硫喷淋塔,所述的初级脱硫洗涤器的出口和次级脱硫喷淋塔的入口相连通。这种多级烟气脱硫塔还包括回流管,这种连接管连接在初级脱硫洗涤器的底部与次级脱硫喷淋塔之间,由此,吸收液经该回流管回流至次级脱硫喷淋塔,相当于两级脱硫单元共用一个循环池。该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在初级脱硫洗涤器内一次脱硫,在次级脱硫喷淋塔内二次脱硫,该技术两级脱硫单元共用一个循环池,没有形成吸收液的级配区域,脱硫率不高,而且该技术吸收剂采用石灰石浆液,两级脱硫单元之间的回流管仅靠重力回流,故回流管线很容易堵塞,该技术长周期运转可靠性不足。

CN2608111Y公开了一种高浓度烟气脱硫除尘设备,该技术把2套以上的脱硫单元串联在一起,用一个外壳将串联的脱硫单元罩在一起,底部共用一个循环槽,该技术循环池没有针对高浓度烟气的特点来处理,仅仅将两套以上的脱硫单元串联在一起,脱硫效率能够保证,但是占地较大,不适合在场地预留较小的区域使用。

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的降温/除尘/脱硫虽采用两级或多级气液接触吸收工艺,达到了污染物脱除效果,但每一级喷淋吸收均设置有相应的液体输送设备和吸收液雾化设备,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