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植物油与催化柴油联合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0441.6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柳伟;刘继华;杜艳泽;王凤来;刘昶;秦波;张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催化 柴油 联合 加氢 方法 | ||
1.一种动植物油与催化柴油联合加氢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所述方法包括气相循环加氢反应器和液相加氢反应器,液相加氢反应器后设置有低压换热器;
(2)氢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气相循环加氢反应器,动植物油原料进入液相加氢反应器之后的低压换热器中,与液相加氢反应器经减压阀减压后的反应流出物进行换热,然后经原料泵加压后,从反应器顶部进入气相循环加氢反应器,首先与加氢精制催化剂床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精制反应流出物与液相加氢柴油循环油混合后,通过加氢改质异构降凝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改质异构降凝反应;
(3)步骤(2)得到的气相流出物从反应器顶部离开反应器,所得液相生成油从反应器底部离开反应器;
(4)步骤(3)得到的液相生成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直接混合后与液相加氢产物循环油一起在混氢罐内进行混氢,饱和溶氢后的混合原料进入液相加氢反应器内进行加氢精制反应;
(5)步骤(4)得到加氢反应流出物一部分经减压阀减压后进入低压换热器,与动植物油原料换热后出装置,得到高十六烷值清洁柴油,另一部分循环回步骤(2)的加氢改质异构降凝催化剂床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步骤(3)得到的气相流出物经冷高分分离出气体烃后,进一步分离出氢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返回步骤(2)循环使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动植物油选自植物油、动物油、植物脂和动物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动植物油的碳原子数为12~24。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葵花油、菜籽油、棕榈油、橄榄油、亚麻油、棉籽油、蓖麻油、鱼油和牛油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催化裂化柴油的芳烃含量为30wt%~95wt%。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植物油原料与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比为1:6~6: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加氢产物循环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比为1:6~6: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气相循环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如下:平均反应温度300℃~420℃,反应压力4.0MPa~18.0MPa,液时体积空速0.2h-1~5h-1,氢油体积比为80∶1~1000∶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与加氢改质异构降凝催化剂的体积比为1:5~2:1。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改质异构降凝催化剂为含有β型分子筛的异构催化剂,以重量计,催化剂含有WO315~30%,NiO或CoO 2~15%,β型分子筛10~45%,载体为氧化铝或无定形硅铝。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液相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如下:平均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压力为 4.0 MPa~15.0 MPa,新鲜进料液时体积空速为0.1h-1~5h-1。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换热器选择高温低压逆流传热缠绕管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4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