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和防反极的检测及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2264.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明;杜恩生;杜静;吴家伟;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H01M10/1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防反 校正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电极群夹模(1)的定位框(6),定位框(6)的上方设有极耳校正机构,所述极耳校正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驱动板(32)和下固定板(31),下固定板为方框结构,框型内壁设有一排极耳校正夹(2),所述上驱动板(32)上方连接有驱动机构(5),所述上驱动板底部设有驱动块(4)驱动极耳校正夹(2)闭合,所述极耳校正夹(2)设有实现自动分开的复位机构,所述下固定板前侧面上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校正夹(2)包括左夹板(21)和右夹板(22),左、右夹板均为板状结构,左、右夹板前后末端往顶部方向延伸有两个侧翼,左、右夹板同一端的侧翼前后并列且交叉,侧翼底端铰接于下固定板框型内壁上,侧翼顶部为圆弧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块包括左驱动块(41)与右驱动块(42),左、右驱动块底部设有与所述圆弧齿部匹配的齿槽,左、右驱动块呈前后紧贴分布,前后齿槽沿长度方向错开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连接在侧翼与下固定板长度方向边框之间的拉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夹板片状结构上设有通孔(224),所述的左夹板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凸垫(2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夹板的顶部的圆弧齿部为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通过下固定板四角的导柱(34)定位,导柱外套有复位弹簧(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群夹模(1)包括U形的夹模框架(11),夹模框架内有U形夹模前部(12)和夹模后部(13),夹模前、后部之间设有夹模弹簧(14),夹模框架在夹模前部的前侧设有滚轴(15),滚轴上设有凸轮(16),滚轴两端设有扳手(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框后侧内壁设有夹模感应器(61)。
10.一种蓄电池防反极的检测及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为检测及校正设备,其步骤如下:
1)将电极群放入所述的电极群夹模(1),用电极群夹模将电极群夹紧;
2)将夹紧完毕的电极群夹模放置入定位槽(6)内;
3)所述极耳校正机构中的红外线感应装置(311)开始感应其下方的电极群最外侧是否有极耳,当感应不到极耳时,红外线感应装置释放信号给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驱动极耳校正机构下行,下行时所述极耳校正夹对电极群夹模内的电极群的极耳进行校正;
4)校正完毕后,驱动机构(5)驱动下压装置上升,极耳校正机构复位至初始位置,为下一次下压做准备。
5)从定位槽(6)中取出电极群夹模,松开电极群夹模取出电极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2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