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和防反极的检测及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2264.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明;杜恩生;杜静;吴家伟;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H01M10/1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防反 校正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防反极的校正机和防反极的检测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铅酸蓄电池内通常是由多个电极群组成,电极群内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每块正极板和负极板上都有极耳,每个正极板或者负极板的极耳铸焊相连,相连后组成一个正极点或负极点,而在铸焊时极耳需进行校正,让每块正极板或者负极板的极耳处于同一直线上,校正极耳的主要作用是铸焊时能够让极耳顺利进入铸焊底模的汇流排槽内。如果极耳不在一条直线上,则铸焊时,就会出现有的极耳顶在铸焊底模上,不能顺利进入汇流排槽内。这时顶在汇流排槽外的极耳要先熔化后,整个极群的极耳才能嵌入模具汇流排槽内。由于这个过程延长了整个极群极耳嵌入汇流排槽内的时间,汇流排槽内的铅液温度就会下降,铸焊能量靠汇流排槽内的铅液提供,且汇流排槽内的铅液受模具限制。铸焊时极耳不能顺利嵌入汇流排槽内,铸焊能量就会损失,在铸焊能量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产生虚假焊,极耳不能充分熔合,而现在的校正工序基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校正极耳的卡条置于极群极耳间,用极耳整形夹具校正极耳,使同一列极耳位于一条线上,扳动装配盒的极群压紧扳手,使极群压紧,取下卡条。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下,且受人工熟练程度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极耳整形不好,易产生虚假焊。
另外,因为采用是人工的方式,在极群入铸焊夹具后,工人有时会不甚将极群的位置放反了,即原来最外侧应该是负极板的,由于操作不当最外侧变成了正极板,而且极群中的正、负极板较多,很容易混淆导致操作工未发现,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对极群进行铸焊,显然会造成电池因反极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蓄电池防反极的校正机及其操作方法,能代替人工校正的对蓄电池的电极群上极耳进行校正,而且及时发现有无反极情况,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报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电极群夹模的定位框,定位框的上方设有极耳校正机构,所述极耳校正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驱动板和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为方框结构,框型内壁设有一排极耳校正夹,所述上驱动板上方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上驱动板底部设有驱动块驱动极耳校正夹闭合,所述极耳校正夹设有实现自动分开的复位机构,所述下固定板前侧面上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极耳校正夹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右夹板均为板状结构,左、右夹板前后末端往顶部方向延伸有两个侧翼,左、右夹板同一端的侧翼前后并列且交叉,侧翼底端铰接于下固定板框型内壁上,侧翼顶部设有圆弧齿部。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块包括左驱动块与右驱动块,左、右驱动块底部设有与所述圆弧齿部匹配的齿槽,左、右驱动块呈前后紧贴分布,前后齿槽沿长度方向错开一段距离。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为连接在侧翼与下固定板长度方向边框之间的拉簧。
优选的,所述的右夹板片状结构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左夹板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凸垫。
优选的,所述的左、右夹板的顶部的圆弧齿部为滑轮。
优选的,所述上驱动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通过下固定板四角的导柱定位,导柱外套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电极群夹模包括U形的夹模框架,夹模框架内有U形夹模前部和夹模后部,夹模前、后部之间设有夹模弹簧,夹模框架在夹模前部的前侧设有滚轴,滚轴上设有凸轮,滚轴两端设有扳手。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框后侧内壁设有夹模感应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蓄电池防反极的检测及校正方法,采用了所述的蓄电池防反极校正机为检测及校正设备,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电极群放入所述的电极群夹模,用电极群夹模将电极群夹紧;
2)将夹紧完毕的电极群夹模放置入定位槽内;
3)所述极耳校正机构中的红外线感应装置开始感应其下方的电极群最外侧是否有极耳,当感应不到极耳时,红外线感应装置释放信号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极耳校正机构下行,下行时所述极耳校正夹对电极群夹模内的电极群的极耳进行校正;
4)校正完毕后,驱动机构驱动极耳校正机构上升,极耳校正机构复位至初始位置,为下一次下压做准备。
5)从定位槽中取出电极群夹模,松开电极群夹模取出电极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