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置式水蒸汽熟面技术及面条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7551.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月龙 |
主分类号: | A21C14/00 | 分类号: | A21C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水蒸汽 技术 面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前置式蒸汽熟面的技术及面条机。简单说明,前置式熟面技术就是用水蒸汽在面条颌面过程中加热并糊化好面粉然后制成面条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食用面条除制作面条外,糊化及熟面过程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其中最原始的办法是人工手工开水煮面糊化,其程序是:1,锅中加满水,并烧开;2下面条,并打散;3,水开两、三滚后捞出;看起来简单,其实内涵技术非常复杂。首先人们对面条特性需要熟悉,如面粉特性,制作工艺等,否则煮面过程就会使面条膨化、散软,特别是像玉米粉制作的面条,开水一煮就散软、膨胀、化开。虽然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熟面,如蒸面条,炸面条,焖面条等,以满足人们食用熟面条的需要,但均是在面条成型之后才对面条进行糊化/熟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成熟技术在面条的颌面过程中及成型之前完成面条的糊化/熟化,使面条在成型后立即可以食用。这涉及到面粉的特性以及其在颌面(包括:搅面、饧面、揉面、挤压、面条成型几个方面)的过程中分子键的融合、糊化方式等多种学科。现在虽然有部分机械通过机膛加热或外部加热可以完成部分面粉的分子糊化,但所产生的面粉焦糊也伴随存在,特别是只能对部分材质的面粉进行加工,对全材质面粉往往不能覆盖。为此本人采用蒸汽蒸熏技术在颌面过程中完成面条的分子糊化/熟化,制成可以立即食用的熟面。使面条生产完全实现自动化,简单化,把人们彻底从繁琐的面条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除原始人工方法外)
现有技术一原理
电炉丝加热螺杆挤出装置:电炉丝加热机膛利用高速螺杆旋转挤出面条,如图1所示;
该装置的特点是:首先把电炉丝缠绕在机膛周围,使机膛周围加热;再把搅好的散面团,放入料斗,利用螺杆的旋转在柔化区挤压散面团,完成饧面与部分揉面过程;再向前推进进入挤压区反复对面团进行挤压完成揉面和部分压面的过程;面团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熟化,最后把揉好和糊化/熟化好的面团挤压到预装好的模具前面挤出,完成熟面条成型过程。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1、预加热时间较长;
2、加热通过机膛传导,机膛与面团直接接触,面团容易粘连在机膛内壁,使面团形成锅巴焦糊状;
3、要缓慢加料,防止糊化过程的焦糊,螺杆憋死;
4、这种设备为大型食品企业使用,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适合连续生产,清理非常专业和复杂,不能满足个性化要求。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二
水加热煮面条原理,如图2所示;
该装置的特点是:是最传统的水传导加热煮面条,面条直接在水中煮熟,完成糊化/熟化。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
煮水对面条有溶化作用,有些材质的面粉黏滞性上升,有更多的可溶性物质进入水中面条会容易膨化/散软。如玉米面粉做的面条很容易膨胀,软化。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三
蒸汽蒸熟面条原理,如图3所示;
该装置的特点是:是最传统的水加热产生蒸汽,再由蒸汽传导蒸熟面条。
现有技术三的缺点
需要注意火候并及时分开面条,由于糊化原因面粉黏滞性上升,有更多的可溶性物质遇到水蒸汽后进入水中面条就会产生粘连。
发明内容
为解决面条生产过程中的面粉分子糊化、熟化,使面条生产从拌面、搅面、饧面、揉面、挤压到、面条成型、面条制熟六个方面用一次性联动完成。使面条生产完全实现自动化,把人们彻底从繁琐的面条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
1、对拌面---搅面---揉面---醒面---成型这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全面实施面粉糊化。
2、改变面条生产只能是生面,要糊化必须成型后蒸煮才能完成的问题
3、解决面条生产过程中面粉分子糊化问题,使各种特质的面粉都能够加工糊化。
4、满足人们个性化要求,粗粮细作,特别是对玉米面粉、大米粉、莜麦粉等面条加工变成可能。
5、解决熟面条生产过程中面粉糊结在机膛表面问题,本发明没有面粉糊结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前置式水蒸汽熟面技术是在颌面过程中通入水蒸汽进行加热,在颌面过程中进行糊化、熟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月龙,未经武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MT系统检测的信号发生器
- 下一篇:信息定向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