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数梅林变换的多图像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9609.8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润;潘书敏;胡利云;张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H04N1/3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数 梅林变换 图像 加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图像压缩和加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已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图像加密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图像作为多媒体信息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由于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图像加密源于早期的经典加密理论,其目的是隐藏图像本身的真实信息,使窃取者在得到密文后无法获得原始图像,而授权的接收方可用预先约定的密钥和解密方法,对密文进行解密。主要的图像加密技术有基于矩阵变换/像素置换的图像加密技术、基于秘密分割与秘密共享的图像加密技术、基于现代密码体制的图像加密技术、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技术等。然而,大部分基于变换的典型图像加密系统都是线性系统,与非线性加密系统相比,线性加密系统的抗攻击性比较弱。这是由于线性加密系统中明文、密文、密钥之间的函数关系相对较简单,无法有效抵抗选择明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等常见攻击。将分数梅林变换引入图像加密技术。作为一种非线性变换,分数梅林变换能有效增强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作为一种分数阶变换,它能像分数傅里叶变换一样将分数阶次作为密码系统的密钥。
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Wiener的一些研究工作。1937年Condon在他的论文中提出“广义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概念。1961年Bargmann指出分数傅里叶变换可以重新用厄米多项式和积分变换来分别定义。1980年Namias将分数傅里叶变换应用于求解量子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他完整地提出了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并讨论了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本征函数问题。1987年Mcbride和Kerr完善并推广了Namias的概念,提出分数傅里叶变换是充分光滑的函数-厄米-高斯函数序列的叠加,从而使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理论更加完善。他们给出了分数傅里叶变换的严格数学定义,函数f(x)的分数傅里叶变换积分形式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9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