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2623.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茶鲜叶,拣剔成一芽二叶标准;
S2:将拣剔后的茶鲜叶进行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放在萎凋机上进行,根据茶鲜叶的含水率,开风机吹自然风;
S3:进行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S4: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
S5:将发酵之后的茶进行毛火烘干;
S6:之后对茶叶进行足火烘干;
S7:将足火烘干后的成品茶叶进行充氮气小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茶鲜叶的萎凋时间为15~2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茶鲜叶的萎凋时间为1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茶鲜叶的揉捻时间为45~60分钟,揉捻开始时不加压,中途加压,压与轻交替,揉捻结束前应减压,让茶条吸茶汁,以室温20~24℃,相对温度85~90,揉捻完毕,成条率达90%以上,叶组织破坏率在9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发酵的采用室内自然发酵,用竹筐,先将竹筐用自来水浸湿后,将茶叶堆高至20公分左右,上面用湿白布盖好,发酵时间为8~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中毛火烘干的温度保持在100~130℃,毛火叶含水量约为20%~25%,毛火后摊凉叶脉,使叶内的水分扩散到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的足火烘干的温度保持在100~110℃,干燥至水分在5%~6%,足火烘干至手捻茶条能变成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6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