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功率自适应电路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3799.9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凤岐;顾建良;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功率 自适应 电路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功率自适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普及,与其配套的配件设施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耳机。目前市场上耳机种类虽然很繁多,但是无论哪种移动终端,其耳机输出端都只是针对一种阻抗而设计的,并基于这个阻抗而设计特定的电压范围来满足耳机正常工作的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和耳机都是一一对应的。
但是当插入移动终端的耳机与其设置的阻抗不一致时,比如移动终端设定的耳机阻抗为32欧姆,额定功率为10mW,最大功率为50mW,则正常工作时要求的额定电压幅值为±0.8V,最大电压幅值为±1.79V,当插入移动终端的耳机的阻抗为16欧姆,额定功率为10mW时,移动终端还是按照设定的±0.8V的额定电压输出,那么耳机工作的实际功率为20mW,此时,耳机将持续超额定功率工作,这将严重损害耳机本身及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机功率自适应电路及移动终端,能够自动识别插入其中的耳机的阻抗,并自动调整功率输出,达到让移动终端使用任何一种耳机时,都能保证耳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功率自适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源、定值电阻以及基带处理芯片,所述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值电阻的一端,所述定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模数转换端连接所述定值电阻与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公共端,
所述稳压电源用于在测试阶段输出第一电压;
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模数转换端用于在测试阶段采集测试电压,其中,所述测试电压为耳机接入后,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定值电阻以及耳机负载之间形成的分压电压;
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电压计算得到所述耳机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耳机的负载设置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最大输出电压,从而使得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输出功率小于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2.8V,所述定值电阻为510欧姆。
其中,所述最大输出功率为500mW。
其中,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电压计算得到所述耳机的负载的依据为公式VX=VDD*RX/(R+RX),其中,Vx为所述ADC采集到的所述测试电压,VDD为所述第一电压,R为所述定值电阻,Rx为所述耳机的负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功率自适应电路;
所述耳机功率自适应电路包括稳压源、定值电阻以及基带处理芯片,所述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值电阻的一端,所述定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模数转换端连接所述定值电阻与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公共端,
所述稳压电源用于在测试阶段输出第一电压;
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模数转换端用于在测试阶段采集测试电压,其中,所述测试电压为耳机接入后,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定值电阻以及耳机负载之间形成的分压电压;
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电压计算得到所述耳机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耳机的负载设置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最大输出电压,从而使得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的声道输出端的输出功率小于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2.8V,所述定值电阻为510欧姆。
其中,所述最大输出功率为500mW。
其中,所述基带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电压计算得到所述耳机的负载的依据为公式VX=VDD*RX/(R+RX),其中,Vx为所述ADC采集到的所述测试电压,VDD为所述第一电压,R为所述定值电阻,Rx为所述耳机的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汇流片焊接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