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及其实现软启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4114.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沈寅;李凌耀;廖洪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18 | 分类号: | H02P1/18;H02P7/29;H02H7/08;F04B4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燃油 电动 控制系统 及其 实现 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燃油泵的作用是将储存在燃油箱内的燃油输送至喷油器的燃油管路内。早期的燃油泵为机械式,现在已逐渐被电动燃油泵所取代。电动燃油泵总成主要由电动控制器、永磁电机、油泵、滤清器、加热器等组成。现有的燃油泵电动控制器多采用直流驱动电机负载,并且缺少车身电控设备所必须的保护措施,造成电机负载在启动时冲击电流较大,电动控制器抗击浪涌能力低下,另外,容易发生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损坏的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负载驱动能力强、功耗低、能够实现油泵电机软启动控制的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过温度保护功能的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上述的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实现软启动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互补推挽式前级驱动电路和开关管;互补推挽式前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管的一端与电机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主控制器用于向互补推挽式前级驱动电路输出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电源电路用于向该主控制器和该电机驱动电路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的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实现软启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上电后,主控制器先输出一具有起始占空比的PWM信号,然后以一较慢的速度逐步增加该PWM信号的占空比;
在该PWM信号的占空比达到一预设的占空比阈值后,主控制器再以一较快的速度逐步增加PWM信号的占空比,直到PWM信号的占空比达到10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可输出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从而可实现电机的软启动,避免了负载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问题;
2.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电路采用了低边驱动的结构,负载驱动能力强,功耗低,并可满足ISO7637-2标准中波形的抛负载抑制要求,避免了浪涌损坏;
3.本发明设有驱动电流反馈电路和温度采集电路,能够避免负载电机堵转或短路、以及过温度引起的损坏;
4.本发明还设有防反接保护电路,可防止人为或机械等原因造成的电源极性反接后带来的过流烧毁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抛负载浪涌波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防反接保护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温度采集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流反馈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辅助燃油泵电动控制系统100包括电源电路1、主控制器2、电机驱动电路3、驱动电流反馈电路4、温度采集电路5和防反接保护电路6。
电机驱动电路3包括互补推挽式前级驱动电路31和开关管。互补推挽式前级驱动电路31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管的一端与电机200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