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4873.9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友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沿操舵轴的轴向调整作为操舵部件的方向盘位置的伸缩调整式操舵装置中,构成作为操舵轴的转向轴的内轴和外轴不能相对旋转并且可以在轴向相对滑动的嵌合在一起。使两轴沿轴向相对滑动,使其可伸缩地调整。
为了顺畅地进行该伸缩调整,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51011号公报中,在转向轴上,利用在外轴的一端(开放端)的内周所插入的环状的轴套,可旋转地保持滚动体,利用轴套的弹力,将滚动体按压在内轴的外周。
此外,例如在国际公开第WO03/031250A1号(参照图4C)中,转向轴上,在内轴的端部和外轴的内周之间夹设滚动体。
在伸缩调整式的操舵装置中,可旋转地支承操舵轴的夹套,由在轴向上可相对滑动的相互嵌合的外管和内管构成。伴随着车辆的碰撞(一次碰撞),在驾驶员碰撞方向盘的二次碰撞时,通过两管在轴向的相对滑动,能够吸收冲击吸收能量。
但是,由于在二次碰撞时方向盘有被向上方推的倾向,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容易发生扭曲。在扭曲发生时,两管间的滑动阻力变大,存在在吸收冲击时两管无法顺畅地相对滑动的危险。为了降低在吸收冲击时两管的扭曲,在两管的嵌合长度设定较长的情况下,在确保必要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很难使操舵装置在轴向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确保必要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小型化的操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具有: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外管的内周接触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车辆二次碰撞时,即使是要将上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上推而产生使外管向内管倾倒的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由于能够尽可能的使两管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达成小型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中可以具有: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外管的内周接触的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伸缩调整时,通过操舵部件的自重等,即便是以向下按上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方式,产生了使外管向内管倾倒的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具有: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外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车辆二次碰撞时,以上推上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方式,即便是产生了使内管相对于外管倾倒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由于能够尽可能的使两管的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达成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