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花粉活性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8456.1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裘纪莹;陈蕾蕾;陈相艳;刘孝永;王未名;张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08;A23L1/07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花粉 活性 益生菌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蜂花粉活性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食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用蜂花粉在我国历史悠久,蜂花粉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酶、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及黄酮、多糖等保健成分,对人体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蜂花粉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记忆等多种功效,目前保健品市场上的蜂花粉产品比较单一,多为粉剂的形式,食用适口性较差,多种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较低。因此,研究开发高技术含量的蜂花粉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乳酸菌是重要的益生菌,活性乳酸菌在生长时会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因此对人体有较多的好处:1、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的功效;益生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分解,使人体更易消化和吸收;2、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3、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有防癌作用;4、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5、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特别适宜高血脂的人饮用;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一般来说,无论是手术后,还是急性、慢性病愈后的病人,为了治疗疾病或防止感染都曾服用或注射了大量抗生素,使肠道菌丛发生很大改变,一些有益的肠道菌被抑制或杀死,造成菌群失调。每天服用一定量的益生性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有益菌群到正常水平。
目前有关蜂花粉发酵产品的报道如下。乔琳(2005)开展了蜂花粉固态发酵营养强化剂的研制,通过酵母菌、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对花粉进行单菌、混菌固态发酵试验,最终确定了蜂花粉固态发酵的最适菌株是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两菌按1∶1比例混合;最适发酵方式为浅层好氧发酵,接种方式为先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第3d再接入嗜酸乳杆菌;接种量为10%,花粉含水量为35~40%,发酵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8d,同时开展了放大试验。发酵后的花粉气味鲜香,酸甜可口,花粉中纳豆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4.5×107cfu/g,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2.7×107cfu/g。粗蛋白增加了5.9%,粗脂肪降低了1.57%,游离氨基酸增加了0.02%,总有机酸增加了0.79g/100g,pH值降到4.2,乳酸增加量最大达到0.20g/100g。杨文超等(2012)进行了蜂粮源乳酸菌发酵油菜蜂花粉的工艺优化,采用固态发酵,乳酸菌接种量13%,红曲霉发酵液添加量10%,加水量25%,发酵温度33℃。发酵后蜂花粉适口性得以改善,提高了营养价值。王翠华等(2009)研制了一种含蜂花粉的功能性酸奶,在酸奶制作中添加了0.1%~2%的蜂花粉,益生菌在21天内可保持在106~109cfu/ml。孙士尧(2008)、陈湖南(2011)还各自研究了蜂蜜花粉酒。
但是上述研究中蜂花粉固态发酵普遍接种量大、发酵时间长,接种量在10%以上,发酵时间也要1周左右,同时固态发酵存在产品品质不稳定的缺点,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感染杂菌。液态发酵中不管是将蜂花粉添加到酸奶还是用于酿酒,一般蜂花粉添加量都比较少,蜂花粉用量一般不超过2%。我们测定了蜂花粉的自然pH在4.5~5.0之间,在此较低的pH值下微生物容易受到酸性抑制而难以生长和发酵。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现有以固态发酵方式进行发酵时需要比较大的接种量和比较长的发酵时间,同时pH下降也不大明显。而液态发酵时蜂花粉用量不能太大,否则会抑制微生物生长而达不到发酵效果。所以,选择适用于蜂花粉发酵的菌剂显得非常重要。
乳杆菌BL1、BL2是由本发明专利的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从泡菜中分离鉴定并保存的两株耐酸性乳酸细菌(刘孝永,裘纪莹,孙欣,等.泡菜中两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培养初探.山东农业科学[J], 2012, 44(9):85-89.)。上述文章仅对上述两株菌株的分离鉴定进行了报道。但是没有报道该菌株的功能和用途。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