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4259.0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生;张智敏;盛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B23B1/00;B24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线 液压 马达 输出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主轴本体,所述主轴本体由组装后位于摆线液压马达体壳内的大径段和伸出所述体壳外的小径段构成;所述大径段的内孔具有与液压马达联动轴传动啮合结构,且其外圆表面具有与所述体壳内孔动配合部位,所述动配合部位具有至少二段周向间断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油槽的槽底由圆心与所述动配合部位外圆的圆心偏离工艺偏心距的偏心弧段构成,所述偏心弧段的半径大于所述动配合部位外圆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偏心距根据设定的偏心弧段半径、间断油槽最大深度以及动配合部位半径,按下式确定:
e=R+h-r
式中
e——工艺偏心距(mm)
R——偏心弧段半径(mm)
h——间断油槽最大深度(mm)
r——动配合部位半径(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的外圆表面两端具有分别安装前、后滚针轴承的前、后缩颈段,所述前、后缩颈段之间邻近前缩颈段处具有与体壳内孔动配合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油槽的截面为口窄底宽的燕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主轴本体以其轴线偏离车或磨削旋转夹具回转中心工艺偏心距的位置夹持在车或磨削旋转夹具上;
第二步、驱使车或磨削旋转夹具旋转;
第三步、车刀或砂轮接触主轴本体后,根据最大油槽深度进刀,加工出所需的第一段间断油槽;
第四步、在保持工艺偏心距的情况下,将主轴本体相对所述旋转夹具的角向位置按相邻间断油槽的角向位置转动后夹持,按以上第二步和第三步相同的操作,加工出后续的间断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为四爪卡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42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