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机器人及该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797.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机器人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机器人及该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方法,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依靠吸盘吸附的清洁装置,其转动时依靠两驱动轮的不同转向或不同转速来实现的,例如目前的擦玻璃机器人,设有驱动轮和吸盘,吸盘通过导气管与真空源连接,通过控制两个驱动轮差动来实现转向的,这样的机器容易出现驱动轮打滑,转向不到位、不精确等情况,并且因为力学原因可能会损害到吸附面。
另外,现有的分体机设有前机和后机,前机和后机通过丝杆螺母连接,前机和后机底部分别设有前吸盘和后吸盘。该分体机主要通过前、后吸盘交替吸附作业面,丝杆螺母驱动前机和后机的分合来完成机器人的蠕动行走。然而,通过丝杆螺母驱动直线行走的分体机,其通常存在无法转向或转向复杂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机器人及控制该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方法,可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转动角度,在转动中可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并且降低了损害被吸附面的可能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有用于吸附作业面的吸盘,所述吸附机器人还设有旋转机构,所述吸盘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于机体,机体通过驱动旋转机构,使得机体相对于吸盘旋转预设角度,从而完成机器人的转向。
更好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旋转机构控制机体相对所述吸附作业面的吸盘旋转预设角度。
更好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以及驱动所述小齿轮的驱动机构,所述小齿轮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可旋转的设置于机体,如所述大齿轮和机体通过轴承连接。
另一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大齿轮,通过皮带与大齿轮连接的驱动轮以及驱动所述驱动轮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可旋转的设置于机体,如所述大齿轮和机体通过轴承连接。
更好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大齿轮与驱动轮之间,并且通过皮带与大齿轮和驱动轮连接。
一种实施例,所述吸附机器人为分体式吸附机器人,包括:由驱动组件相连的前机体和后机体,前机体和后机体的机体底部分别设有前吸盘和后吸盘,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机器人借助前吸盘和后吸盘对行走表面的交替吸附作用,使前机体和后机体相对分开或合拢,完成器人的蠕动式直线行走,其中,所述前吸盘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于前机体;或所述后吸盘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于后机体。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采用丝杠或螺杆副、齿轮齿条副、气缸活塞副、伸缩螺杆或伸缩套筒。
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吸附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行进轮,所述吸附机器人通过行进轮在作业面行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分体式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方法,前吸盘或后吸盘吸附在作业表面,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机构,使得机体相对所述吸附作业面的吸盘旋转预设角度,从而实现机体转向。
当吸附机器人为分体式吸附机器人时,在旋转之前:驱动组件驱动吸附机器人借助前吸盘或后吸盘对行走表面的吸附作用,控制前机体和后机体合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一体式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方法,吸盘吸附在作业表面,驱动旋转机构,使得机体相对所述吸附作业面的吸盘旋转预设角度,从而实现机体转向。
当吸附机器人为一体式吸附机器人时,在旋转之前:吸附机器人控制停止驱动行进轮。
本发明提供的吸附机器人及控制该吸附机器人的转向方法,可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转动角度,在转动中可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并且降低了损害被吸附面的可能性。特别的,解决了分体机无法转向或转向机构复杂的技术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吸附机器人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吸附机器人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吸附机器人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前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吸附机器人旋转机构设置在后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吸附机器人旋转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机体和后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吸附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站立的扫帚
- 下一篇:坐便器多功能辅助起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