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0310.9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鸣;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口 交通 配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受控分流右转解决出口道交织的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交通需求短期、快速、不均衡的增长在促进城市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智能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直接诱发交通事故率的上升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亟待解决的交通问题。
平交口作为道路交通的咽喉与枢纽,是道路交通的瓶颈,往往又是道路拥堵的根源,它决定了道路交通系统通行能力、运行时间、行车延误、运营效率及安全等关键因素。随着现代交通的持续发展,上跨或下穿通道(一般包括上跨或下穿地面道路的通道、过江通道)越来越多,这些通道往往受到拆迁、纵坡的控制需在交叉口范围内接地,而通道接地点往往又是重要的交通发生吸引点,这就使得出口道设有特定通道平交口的交通特性变得更为复杂。
特定通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发生吸引点,保障车流平顺、稳定地进入特定通道,减少与其他车辆的交织与冲突,成为提升平交口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由于交通设计的不足以及导流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让驾驶员在短暂的反应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右转进入特定通道的车流与常规右转车流往往相互交织,造成右转车辆运行速度减小,右转车道通行能力降低,当车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由局部交通阻塞演变为平交口的交通拥堵,降低了平交口的整体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控分流右转解决出口道交织的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该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设置特定车流右转道并同时结合门架式交通标志引导,使驾驶员在短暂的反应时间内及时、准确作出判断,将特定车流与其它车流进行空间上的分离;针对通道接地点位于出口道右边道的情况,特定车流可不受平交口信号灯控制而按照常规右转车流的通行方式通过特定车流右转道进入特定通道;针对通道接地点位于出口道中间道和左边道的情况,结合平交口信号灯控制对特定车流与其他车流进行时间上的分离后,特定车流通过特定车流右转道明确行驶方向,平顺、稳定地进入特定通道,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平交口的整体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种平交口交通配置结构,包括进口道和出口道,所述进口道包括左转道、直行道(或者直左道)以及特定车流右转道、常规右转道,所述出口道包括相对于该进口道具有的右向出口道,该右向出口道包括右边道、中间道以及左边道,其中:该右向出口道设有特定通道接地点,该直行道(或者直左道)与该特定车流右转道之间还设有分隔岛,该特定车流右转道与该常规右转道之间还设有导流岛,在该分隔岛和导流岛相对的前端还架设有门架式交通标志牌,以及在该特定车流右转道与所述特定通道接地点之间以导向线连通。
根据平面交叉口的条件,结合各方向行人流量,可设置地下过街通道、天桥或者斑马线供行人及自行车过街。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进口道直行道(或直左道)与该特定车流右转道之间设有分隔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特定车流右转道与该常规右转道之间设有导流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特定车流右转道由特定车流右转道入口道与导向道组合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特定车流右转道入口道为分隔岛与导流岛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车道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特定车流右转道导向道为车道导向线所标记的车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门架式交通标志为门架式指路标志和(/或)门架式可变信息标志。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门架式交通标志设置在特定车流右转道入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分隔岛和导流岛为实体岛,可用于安放门架式交通标志的立柱。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特定通道为上跨或下穿地面道路的通道或过江通道或其他特定方向交通流。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通道接地点为特定通道与平交口地面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接地点设置于所述右边道或中间道或左边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该地下行人过街通道、天桥或斑马线与该接地点的间距为0m至500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右转进入通道专用车道并同时结合门架式交通标志引导将通道车流与其它车流进行空间上的分离,有效解决了通道车流通过常规右转车道进入通道过程中交织长度不足或无法进入通道等问题,从而避免了交通紊乱,达成了交通安全有序的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0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