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3905.X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英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英育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26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5mo2v 模具钢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4Cr5Mo2V热作模具钢是一种较常用的热作模具钢,在相关技术中,其常见的生产流程可包括液态金属冶炼以及固态金属冶炼。液态金属冶炼是指将原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得到钢锭;固态金属冶炼是指将得到的钢锭进行热处理以及热加工等操作,进而加工成所需的成品。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常见的生产方法多是将得到的钢锭直接进行固态冶炼操作,而钢锭的内部一般都会含有一定量的不溶解的碳化物,而这些碳化物的存在会影响钢锭的延展性和韧性,进而造成加工而成的4Cr5Mo2V热作模具易产生开裂或早期龟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包括:
将原料进行加工,得到钢锭;将所述钢锭在预定温度下加热预定时间,使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得到均质后钢锭;将所述均质后钢锭进行再次加工,得到4Cr5Mo2V热作模具钢。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在得到钢锭之后,将所述钢锭在预定温度下加热预定时间,使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即对再锻造之前的钢锭进行了均质化处理,在将钢锭加热的过程中,根据原子扩散的原理,钢锭中所含的碳化物可被溶解,因此保证了钢锭的延展性和韧性,进而可避免加工而成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易产生开裂或早期龟裂的现象。
此外,将钢锭加热并使得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的过程中,还会使得钢锭内部组织均匀,并且会减小钢锭的内部组织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宏观偏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的具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3的具体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请参考图1:
步骤101:将原料进行加工,得到钢锭;
在步骤101中,将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即可得到钢锭。具体的,所用的原料可以是废钢精料。此外,在该步骤中,应该注意控制冶炼过程中的原料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范围,尤其是铜含量的范围,通过实践经验,本本实施例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所含的化学成分的范围可以参照表1;
表1 本实施例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所含的化学成分的范围(重量百分含量)
其中,在具体加工的过程中,优选的,为了保证钢锭的性能,铜和镍的总含量不超过0.75%。
步骤102:将钢锭在预定温度下加热预定时间,使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得到均质后钢锭;
在步骤102中,即为将钢锭进行均质化的操作。在得到钢锭之后,将得到的钢锭通过加热预定时间,使其内部的碳化物溶解,进而得到均质后的钢锭,钢锭均质之后,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大部分会消失。
具体的,可以通过可控气氛炉或惰性气体保护炉内进行均质化处理,并且,均质处理的时间以及温度可以依据钢锭的重量参照表2具体设定。
表2 本实施例的4Cr5Mo2V均质化处理的时间
步骤103:将均质后钢锭进行再次加工,得到4Cr5Mo2V热作模具钢。
具体的,为了保证性能需求,应控制操作的工艺过程,进而使得得到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硬度优选低于170HB。
钢锭均质后,通过再次加工即可得到4Cr5Mo2V热作模具钢。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在得到钢锭之后,将钢锭在预定温度下加热预定时间,使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即对再锻造之前的钢锭进行了均质化处理,在将钢锭加热的过程中,根据原子扩散的原理,钢锭中所含的碳化物可被溶解,因此保证了钢锭的延展性和韧性,进而可避免加工而成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易产生开裂或早期龟裂的现象。
此外,将钢锭加热并使得其内部所含的碳化物溶解的过程中,还会使得钢锭内部组织均匀,并且会减小钢锭的内壁组织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宏观偏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英育,未经冯英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3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患者索引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电阻纺织胶辊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