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及节油助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4442.9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车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燃油 充分 燃烧 方法 节油 助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减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更涉及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节油助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汽车的普及使用,燃油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燃油燃烧产生的各种尾气排放量严重超标,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理,各种工业应用中及大型的油压设备也少不了燃油的使用,燃油作为一种固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化、最大化的应用效果是目前的一大趋势,解决了燃油充分燃烧的问题,就可缓解迫在眉睫的资源消耗浪费及大气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通过助燃剂与燃油反应,活化燃油分子并使扩大燃油接触面积后,实现燃油的充分燃烧;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油助燃器,安装在油管通路中,将燃油充分燃烧,减少资源浪费,并消除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包括燃油管道,并与该燃油管道中设置节油助燃器,包括结构主体,并于该主体内设置置物网格及压簧,所述置物网格内包括助燃剂;
(2)所述节油助燃器连通所述燃油通路,燃油流经节油助燃器内部,与所述助燃剂充分接触;
(3)所述助燃剂与燃油接触后发生反应,提高燃油油品并将燃油雾化为活力分子后输出并充分燃烧。
特别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结构主体为柱状中空结构,该结构主体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口;所述置物网格为筛状结构,且由上网格及下网格组成,所述上网格与下网格相扣组成带有内容腔的置物网格,所述压簧分别压紧上网格及结构主体内部一端的端面使所述置物网格不能在结构主体内上下移动。
特别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助燃剂由多种金属成分组成,其中,包括稀有金属、Al2O3、Fe及Si,所述稀有金属由任意的镧、铈、镨、钕、钷、钐及铕组成。
特别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节油助燃器连通所述燃油通路后形成内部密封体,燃油与所述助燃剂充分接触,雾化燃油分子,燃油在密封体内产生的油压使所述助燃剂内部运动,实现充分接触,确保燃油充分接触所述助燃剂。
特别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助燃剂为颗粒状硬体结构,与燃油接触并促使燃油反应,所述助燃剂不发生质变,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助燃剂。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节油助燃器,包括一结构主体,于所述结构主体内设有置物网格及压簧,并于该置物网格内设有助燃剂。
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柱状体结构,且该结构体两端分别设有端面及与所述结构主体内部连通的连接口。
特别的,所述置物网格包括上网格及下网格,所述上网格与下网格相扣组成带有内容腔的置物网格。
特别的,所述压簧分别压紧上网格及结构主体内部一端的端面使所述置物网格不能在结构主体内上下移动。
特别的,所述助燃剂由多种金属成分组成,其中,包括30%~35%的稀有金属、51%的Al2O3、2.1%的Fe及8.0%的Si,所述稀有金属由任意的镧、铈、镨、钕、钷、钐及铕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通过助燃剂与燃油反应,活化燃油分子,扩大燃油接触面积后,实现燃油的充分燃烧;本发明提供的节油助燃器,安装在油管通路中,将燃油充分燃烧,减少资源浪费,并消除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助燃剂成分永久性不发生质变,无需更换助燃剂,安装使用方便,且能有效使用在不同的燃油使用设备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有极佳的市场化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节油助燃器结构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的节油助燃器外部结构组成图。
其中:
001结构主体,002连接口,003端面,004下网格,005上网格,006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燃油充分燃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车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车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4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