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种子耐盐萌发主效QTL位点qGR2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6917.8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州飞;张红生;程金平;王建飞;黄骥;鲍永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子 萌发 qtl qgr2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涉及水稻种子耐盐萌发主效QTL位点qGR2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灌溉和施肥不当往往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全球约有30%的水稻耕地受到盐害的影响。盐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稻在萌发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盐害,其中萌发期盐害容易发生在水稻直播田和秧田。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稻直播变得越来越普遍,水稻萌发期耐盐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水稻耐盐性的QTL定位研究主要集中在苗期和成熟期,对种子萌发期研究尚少。多位学者利用不同RILs、DH、F2:3等水稻作图群体,已定位了多个贡献率大于20%水稻盐胁迫相关主效QTLs。迄今为止,仅有一个苗期主效QTL SKC1是基于图位克隆方法被克隆。
在种子萌发期,盐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一般归结为渗透效应和离子效应。渗透效应引起溶液渗透势降低而使种子吸水受阻,从而影响种子萌发;离子效应一方面造成直接毒害而抑制种子萌发,另一方面渗入种子,降低种子渗透势,加速吸水而促进萌发。可见,在盐逆境胁迫下,种子萌发性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状。种子萌发性状往往表现在发芽率、苗长、根长、鲜重、干重等诸多方面,是由多基因的控制的数量性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及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控制种子萌发的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各位点对表型的相对贡献率都能被确定。目前,种子萌发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已在拟南芥、水稻、大豆、莴苣等少数作物上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检测与水稻种子耐盐萌发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快速筛选出耐盐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可靠性、有效性;可以确定有无控制种子萌发期耐盐基因导入到育种品系中,提高水稻耐盐性状的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水稻种子耐盐萌发主效QTL位点qGR2的分子标记,所述的分子标记选自RM13441、P8、RM1344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分子标记RM13441上游引物为RM13441L:SEQ ID NO.1,下游引物为RM13441R:SEQ ID NO.2,扩增产物大小为87bp;所述的分子标记P8上游引物为P8L:SEQ ID NO.3,下游引物为P8R:SEQ ID NO.4,扩增产物大小为252bp;所述的分子标记RM13443上游引物为RM13443L:SEQ ID NO.5,下游引物为RM13443R:SEQ ID NO.6,扩增产物大小为182bp。
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在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分子筛选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萌发主效QTL位点qGR2的分子标记引物,所述的分子标记RM13441上游引物为RM13441L:SEQ ID NO.1,下游引物为RM13441R:SEQ ID NO.2,扩增产物大小为87bp;所述的分子标记P8上游引物为P8L:SEQ ID NO.3,下游引物为P8R:SEQ ID NO.4,扩增产物大小为252bp;所述的分子标记RM13443上游引物为RM13443L:SEQ ID NO.5,下游引物为RM13443R:SEQ ID NO.6,扩增产物大小为182bp。
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在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分子筛选中的应用。
水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分子筛选方法,步骤如下:
(1)取水稻叶片,提取基因组DNA。
(2)利用表1中的任意1对或1对以上分子标记引物对所述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胶上进行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对应大小的DNA片段,标志着qGR2增效等位基因存在。
表1
其中,所述的PCR反应体系:体积为25微升,其中10×buffer2.5微升,25mM MgCl21.5微升,4pmol/微升引物对2.5微升,2.5mM dNTPs2微升,5单位/微升Taq酶0.2微升,模板DNA20纳克,加水至25微升。反应程序为DNA95℃预变性5min;95℃预变性30s,50℃退火30s,72℃延伸展30s,循环35次;最后72℃延伸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维修网络服务平台
- 下一篇:自动痒痒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