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197.8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良;钱怡;薛剑;张肖斌;钱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D01H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式 集聚 纺纱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3)、中罗拉(2)、后罗拉(1)、细纱机加捻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罗拉(4)、环形卷绕装置(6)和长丝退绕装置(7),所述的前罗拉(3)、中罗拉(2)、后罗拉(1)由前至后依次排列,前罗拉(3)与输出罗拉(4)之间设有环形卷绕装置(6);
所述的环形卷绕装置(6)包括中空固定轴(10),中空固定轴(10)的两端分别设有长丝卷装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的长丝卷装机构由长丝卷装(11)与安装在中空固定轴(10)上的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组成,所述的卷绕机构由安装在中空固定轴(10)上的长丝卷绕机件(9)与张力装置(8)组成,所述的长丝卷绕机件(9)由与其连接的卷绕传动皮带(13)统一带动;
所述的长丝退绕装置(7)与细纱机加捻机构(5)的尺寸结构相同,由内到外并排安装在细纱机底部;该长丝退绕装置(7)由导纱钩(14)、钢丝圈(16)、钢领(17)、锭子(20)、纱管(18)、退绕传动皮带(19)组成,通过退绕传动皮带(19)带动相邻退绕锭子(20)一起转动,锭子(20)通过钢领(17)与钢丝圈(16)连接,钢丝圈(16)的一侧设有纱管(18),导纱钩(14)设于纱管(18)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罗拉(4)与前罗拉(3)之间的牵伸倍数为0.8~0.9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丝退绕装置(7)中钢丝圈(16)的旋转方向与细纱机加捻机构(5)的旋转方向相反,起到退绕长丝的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固定轴(10)安装在前罗拉(3)与输出罗拉(4)之间,且固定在纺纱机身上,供短纤维须条通过,其外径(D1)为10~15mm,内径(D2)为5~8mm,长度(H1)为100~1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丝卷绕机件(9)与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同为轴承结构,长丝卷绕机件(9)的轴承内圈与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的轴承内圈均用于固定在中空固定轴(10)上,长丝卷绕机件(9)的厚度(H2)与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的厚度(H4)均为10~15mm,长丝卷绕机件(9)的外径(D3)与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的外径(D4)均为20~2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丝卷装(11)固定安装在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的轴承外圈,长丝卷装(11)的高度(H3)为50~7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装置(8)安装在长丝卷绕机件(9)的轴承外圈,随长丝卷绕机件(9)一同旋转包缠短纤维须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绕传动皮带(13)的宽度为8~1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丝退绕装置(7)与细纱机加捻机构(5)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00~250mm。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集聚纺纱装置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如下:短纤维须条依次经过后罗拉(1)、中罗拉(2)、前罗拉(3),然后进入环形卷绕装置(6);长丝卷装(11)卷绕成型后固定在长丝卷装固定机件(12)上,长丝纤维从长丝卷装(11)上退绕下来,经张力装置(8)的旋转,卷绕在短纤维须条表层;随后,短纤维须条和长丝纤维一同经过输出罗拉(4)输出,进入细纱机加捻机构(5)与长丝退绕装置(7);长丝退绕装置(7)通过退绕传动皮带(19)的带动而转动,捕捉缠绕在短纤维须条表面的长丝,使长丝纤维在长丝退绕装置(7)的作用下退绕在长丝纱管(18)上,长丝纤维可退绕并重复利用;短纤维须条依次经过导纱钩(14)、钢丝圈(16),在钢丝圈(16)的加捻作用下,短纤维纱线(15)卷绕在纱管(18)上,完成短纤维成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1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子清洁装置
- 下一篇: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