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稀土低成本耐H2S腐蚀L390NS管线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6341.7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1C5/28;C21C7/072;C21C7/10;C21D8/1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低成本 sub 腐蚀 l390ns 线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压力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含稀土低成本耐H2S腐蚀L390NS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因其具有经济高效,不间断和无污染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实现管线的长距运输,需要高钢级管线管,由于我国油气资源中部分存在水和H2S气体,这对输送管道带来严重的腐蚀问题,而且难以预测。低温湿硫化氢腐蚀主要有应力腐蚀(SSC)和氢致开裂(HIC)两种破坏形式。这两种破坏形式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均产生过严重的事故。为此,国内外相继开发了抗湿H2S腐蚀管线管,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效的防止了湿硫化氢腐蚀的产生和破坏。
经检索,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超低碳高韧性抗硫化氢用输气管线钢”(专利申请号:CN1351189A),其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杂质元素Cu(重量%≤0.20%)含量高。这是以废钢为原料用电炉生产工艺所无法克服的不足,由于Cu元素的熔点低,这会给冶炼、轧制过程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强韧性能匹配高、晶粒细小、耐H2S应力腐蚀生能高的含稀土低成本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重量百分比90%的高炉铁水与10%的优质废钢作为原料。
以下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首先对上述高炉铁水进行预处理,然后与上述优质废钢一同加入顶底复吹转炉进行冶炼,再将冶炼好的钢水装入钢水包进入LF炉工位进行精炼,精炼完成后进入VD工位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再进行圆坯连铸,并将连铸坯切割成管坯,然后对连铸管坯进行加热,对加热好的管坯进行穿孔和连轧使其成为连轧管,将轧管进行再加热提温,经过定径之后进行矫直,然后送入冷床冷却,之后实施锯切,最后经探伤检测,合格者经倒棱加工后即为管线管成品。
其工艺流程简述为: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圆坯连铸→切割→管坯加热→穿孔→连轧→再加热→定径→矫直→冷却→锯切→探伤→倒棱。
连铸圆管坯的生产过程如下所述:
1、将高炉铁水经预处理,使得铁水中的含S量(重量百分比)降低到0.010%以下。
2、将预处理后的铁水兑入顶底复吹转炉,加入(重量百分比)10%优质废钢,采用单渣工艺冶炼,控制终渣碱度和终点目标,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终脱氧采用有铝脱氧工艺,出钢过程必须挡渣或扒渣,出钢过程中合金加完以后加入白灰块。
3、在LF炉进行精练:精炼全过程按要求正常吹Ar,采用从低级数到高级数逐渐提高升温速度的方式加热提温;根据转炉钢水成分及温度进行造渣脱硫、成分调整及升温操作;采用造白渣操作。
4、LF炉精炼结束后保持底部软吹Ar,按预定加入量喂入稀土丝。
5、进行VD真空处理:真空度≤0.10KPa,深真空时间≥13分钟。
6、喂入定长硅钙丝,喂丝后进行8~10分钟吹Ar;将经过VD真空处理后的钢水进行圆坯连铸,采用低拉速的恒速控制和电磁搅拌工艺;控制钢水过热度;铸坯经过矫直后,火焰切割为圆管坯。
对管坯进行化学成分化验,管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述要求(重量百分比%):C0.07~0.12;Si0.05~0.25;Mn1.00~1.30;P≤0.015;S≤0.005;Cr0.50~0.80;Mo0.10~0.30;Nb0.02~0.06;Ti0.01~0.03;Al0.01~0.04;稀土元素RE0.0005~0.010;Cu<0.10;余量为基体Fe和无法检测的微量杂质元素。
所述稀土元素RE为Ce、La的混合稀土金属,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e67%、La33%。
加入稀土元素能够起到改善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强化晶界等作用,从而取得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冲击韧性的效果。
将成分化验合格及硫印不大于2.0级的连铸圆管坯进行制管,制管过程如下:
将管坯放入加热炉进行加热,连续检查并控制好加热炉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等各段的温度,各段温度的控制范围见表1;
表1 环形加热炉各段温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6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