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辨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5673.1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杨焱;周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 色谱 联用 电子 食用菌 风味 物质 进行 别的 方法 | ||
1.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辨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辨别方法是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采集不同食用菌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雷达图判定食用菌间的相似度,进而鉴别不同的食用菌;
其中主成分分析,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为香菇、灰树花、平菇、杏鲍菇、牛肝菌、姬松茸、鲍鱼菇、茶树菇或猴头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食用菌挥发性精油准备:
取市售待鉴别的不同食用菌干品,分别于80℃干燥4h,机械粉碎,过40目筛,然后分别在固液比为1:10的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5h,得到不同食用菌精油样品;
(2)、对步骤(1)所得的不同食用菌精油样品进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具体过程如下:
①、分别取6~12ml食用菌精油样品放入15ml样品容器中,并置于30~60℃水浴中,SPME萃取头顶空静态吸附30~60min;
所述SPME萃取头为65μm PDMS/DVB,Supelco公司;
②、将SPME萃取头插入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的气相色谱进样口解析,解析温度200~280℃,解析时间为1~4min,然后进行不同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上述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气相色谱工作条件:
HP-INNOWAX(30m×25mm×25um)毛细管柱;载气为He,流量为0.5~2ml/min,进样口采用不分流模式;程序升温:进样口200~280℃,柱初温40℃,停留2~5min,以5℃/min升至150℃,停留1min,然后以5~20℃/min升至220℃,最后保留1~4min;
质谱工作条件:质谱接口温度250~300℃,电流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10~250℃,四级杆150e,扫描质量范围为30~500u;
③、将上述不同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测定过程中获得的质谱数据经计算机检索与MAINLIB、NISTDEMO、WILLEY 3个标准谱库相匹配后,对不同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GC-MS测得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取两个主成分来代表了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绝大部分信息;
(3)、对不同的食用菌精油样品进行电子鼻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①、将步骤(1)所得的不同的食用菌精油样品0.1~0.4g分别放入10ml样品容器中;
②、将样品容器置于电子鼻自动进样器中,常温下将电子鼻的进样针头插入样品容器中顶空吸附,吸附时间700~1000s,吸附温度40~60℃,搅拌速度500r/min;
③、电子鼻气室内的气体传感器对不同的食用菌精油样品所散发的气体进行检测60~160s,延滞时间400~800s,收集气体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子鼻风味指纹分析图;
(4)、通过步骤(2)中③所得的不同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与步骤(3)中的③所得的电子鼻风味指纹分析图及利用电子鼻对不同的食用菌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现不同食用菌中的风味物质的鉴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联用对食用菌中风味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PME萃取头为65μm PDMS/DVB,Supelco公司;
所述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其中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 7890A,质谱仪为Agilent 5975C;
所述的电子鼻为FOX4000,Alpha M.O.S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5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存储集群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