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机及其塑化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8572.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9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坚;张贤宝;周颖楠;郑志毅;黄文健;李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8 | 分类号: | B29C45/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徐恕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及其 塑化 组件 | ||
1.一种注塑机的塑化组件,该塑化组件具有一中心轴线,包括相互配合的一螺杆和一料筒,其特征在于,该螺杆的顶端设有一复合式混炼头,其包括:一混炼部,用以与该料筒的内壁相配合而形成多个过胶通道,每个过胶通道可允许熔融胶料的通过并有效阻拦未熔融颗粒的通过;以及一分流部,其是由该混炼部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延伸出的,用以与该料筒的内壁相配合而形成多个分流通道以使熔融胶料被进一步分流混合。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混炼部呈圆柱状,包括圆柱状的第一基体和形成于该第一基体外侧表面的至少三组的进胶槽与出胶槽以及间隔在进胶槽与出胶槽之间的屏障棱和过胶棱,其中,进胶槽的末端开口、前端封闭,出胶槽的末端封闭、前端开口,每个出胶槽在第一侧与相邻的进胶槽之间形成有一所述的屏障棱并且在第二侧与相邻的进胶槽之间形成有一所述的过胶棱,该屏障棱高出该过胶棱一设定厚度值,该过胶棱、屏障棱、相应的进胶槽及出胶槽与该料筒的内壁相配合而形成一所述的过胶通道。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部呈圆柱状,包括圆柱状的第二基体和形成于该第二基体外侧表面的多条分流槽,其中,每条分流槽的末端与前端都是开口的,每条分流槽为与该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斜槽,每条分流槽与该料筒的内壁相配合而形成一所述的分流通道。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体的长度为该螺杆的均化外径的一至三倍;该第一基体的长度为该螺杆的均化外径的一至三倍。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体的外径与该螺杆的均化外径是相同的;该第一基体的外径小于该螺杆的均化外径。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设定厚度值的范围为2-4毫米。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混炼头还包括:设置在该混炼部的末端的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连接结构;以及设置在该分流部的顶端的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连接结构。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混炼头还包括:设置在该混炼部与分流部之间的一第一过渡部;设置在该混炼部的末端的一第二过渡部;以及设置在该分流部的顶端的一第三过渡部;其中,每个过胶通道具有与该第二过渡部连通的一入口和与该第一过渡部连通的一出口,每个分流通道具有与该第一过渡部连通的一入口和与该第三过渡部连通的一出口。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混炼头是一体成型于该螺杆的顶端。
10.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塑化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5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