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古紫质4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0099.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丁小燕;孙超;曹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215 | 分类号: | C07K14/215;C12N15/31;C12N15/74;G01N24/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古紫质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古紫质4蛋白,其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重组古紫质4蛋白的制备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AR4基因进行适当修饰,并转入嗜盐杆菌L33中进行蛋白表达。本发明还提供了重组古紫质4蛋白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古紫质4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自然中存在一种对不同波长光具有不同响应的蛋白家族,称之为光敏蛋白。它们在生物的生命进程中扮演者多种重要的角色,其中最著名就是在光合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鉴于其特殊的功能,不仅生物学家倾力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材料科学家也不遗余力地针对其光敏感特性,开发其在通信及光敏材料方面的应用。在这一蛋白家族中,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蛋白是被研究得最深入、技术应用开发最广泛的光敏蛋白,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细菌视紫红质是一种位于极性嗜盐杆菌H.salinarum细胞膜上的七跨膜蛋白质,在它的K216位置上共价结合了一个视黄醛发色团。当BR受光激发后视黄醛发色团发生了构型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吸收峰值的光循环中间态,因而具有光致变色的特性。由于BR具有七跨膜的结构特性,与生物体中另一类重要的膜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GPCR)相似,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及分子动力学计算的模型。野生型的BR在嗜盐杆菌膜上形成稳定的三聚体二维晶格,具有优于绝大多数的生物大分子的高度稳定性,且对光照敏感和明确特性的光循环中间态,大大优于现有的各种化学合成的光致变色材料,使其在光信息存储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古紫质(Archaerhodopsin,AR)是与细菌视紫红质类似的另一类光敏蛋白,它也具有质子泵功能和光循环中间态。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西藏扎布耶盐湖中发现一种嗜盐菌xz515,从中纯化得到一种同样具有光循环特性的膜蛋白。通过分析这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与已确认的三种古紫质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故命名为古紫质4(AR4),并为我国独有。虽然AR4和BR一样具有质子泵功能,但是质子传递顺序与BR不尽相同,深入研究AR4的质子泵传输机理不仅对认识其质子泵的传输机制十分重要,同时对解释BR质子传递过程中仍不明晰的部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AR4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我国独有的光信息存储和光信息处理材料。为实现这一目标,AR4不同功能性残基位点突变体的高效表达制备就成了当务之急。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任何一种稳定的表达重组AR蛋白的方法,更谈不上获取相应的突变体了。已有报道文献涉及AR4基因在L33菌株中表达的方法(Wang,Y.et al.J.Fudan Nat.Sci.2003,42,576-583),但此方法存在缺陷,无法重复出其实验结果。针对其缺陷,本发明对AR4基因进行修饰,同时对AR4的前导肽基因也进行了部分修饰,最终成功实现在L33中稳定、高效地表达出重组AR4蛋白,并已构建出了多个突变体,为后期的一系列结构-功能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视黄醛蛋白在光信息存储和处理方面的应用,关键是要能找到光敏蛋白易于区分的两种稳定态。例如,细菌视紫红光循环M态吸收峰位于412nm,而基态吸收峰则为568nm,这样的分布就非常理想。然而,无论是野生型的细菌视紫红质还是古紫质,他们的光循环非常短暂,其中M态更短,只有十几毫秒,难以实现光信息的存储和处理。不过已有大量文献报导,细菌视紫红质的某些突变体可以极大地延长其不同中间态的衰减,特别是M态的衰减,而AR4相应的这部分工作由于表达体系建立的滞后尚未见报导。因此,制备和研究AR4突变体M态的衰减特性,对研发我国独有的光信息存储和光信息处理材料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重组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七跨膜蛋白质即重组表达古紫质4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古紫质4蛋白,其其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调控古紫质4蛋白表达的启动子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