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曲面论的空间数据插值与曲面拟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445.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敦江;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曲面 空间 数据 拟合 方法 | ||
1.一种基于曲面论的空间数据插值与曲面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待拟合曲面的初始值矩阵F0以及采样数据;建立约束函数;
S2,将待拟合曲面所在原始区域空间离散化为格网点形式,其中,格网点包括两类:边界格网点和内部格网点;各个边界格网点组成边界区域,各个内部格网点组成内部区域;
然后根据S1获得的初始值矩阵F0以及采样数据,计算所有格网点的第一类基本量系数E、F、G、第二类基本量系数L、M、N和i=1,2;j=1,2;k=1,2;其中,所述第一类基本量系数用于表示地形曲面上曲线的弧长、地形曲面上两个方向的夹角和地形曲面域的面积;所述第二类基本量系数用于刻画地形曲面空间中的弯曲性;
S3,利用代数建模工具,根据曲面论的三个基本方程建立目标函数,并将所述目标函数、所述约束函数和所述初始值矩阵F0传递给优化求解器;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建立在所述内部区域;
S4,所述优化求解器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模拟形式的数字曲面;
S5,所述优化求解器判断所得到的所述数字曲面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如果满足,则直接输出所述数字曲面,并结束流程;如果不满足,则迭代S2-S5,直到得出满足精度要求的数字曲面,并输出所述满足精度要求的数字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曲面论的空间数据插值与曲面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初始值矩阵F0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设所述初始值矩阵F0为零矩阵;
(2)设所述初始值矩阵F0中的元素全部为采样数据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曲面论的空间数据插值与曲面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约束函数为根据采样数据建立的等式约束函数,即:SIST的约束函数为fm,n=height形式的等式约束,其中m,n表示在格网点(xm,yn)处有采样点,该采样点的属性值为heigh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曲面论的空间数据插值与曲面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待拟合曲面所在原始区域空间离散化为r行c列的格网点矩形阵列,共包括r*c个格网点,其中,行编号依次为:0、1、2…r-1;列编号依次为:0、1、2...c-1;
S22,设曲面表达式为s=f(x,y),对于任意一个格网点(xi,yj),其中,i∈(0、1、2...r-1),j∈(0、1、2...c-1),通过方程式(1)计算该格网点的E、F、G值;通过方程式(2)计算该格网点的L、M、N值;通过方程式(4)-(9)计算该格网点的i=1,2;j=1,2;k=1,2;
其中,fx代表f(x,y)在x方向上的一阶偏导数;fy代表f(x,y)在y方向上的一阶偏导数;
其中,fxx,fyy,fxy分别表示f(x,y)对x的二阶导数、对y的二阶导数以及对x,y各一阶导数;
对于任意一个格网点(xi,yi),高斯方程组表达为式(3):
则:
其中,Ex、Ey、Fx、Fy、Gx、Gy分别表示E、F、G对x、y求偏导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4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