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晶体相场方法模拟加热工艺对晶界预熔及熔化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4450.1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卢艳丽;陈铮;王永欣;牧虹;张静;范晓丽;张刘超;胡婷婷;贾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晶体 方法 模拟 加热 工艺 晶界预熔 熔化 影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晶体相场方法模拟加热工艺对晶界预熔及熔化影响的方法,属于晶体模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接近熔点温度时,晶界处预先形成液相薄膜,该现象称为晶界预熔(Grain Boundary Premelting。预熔的出现对于多晶材料的强度和断裂等力学行为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它可以改变多晶材料的宏观性能,显著的减少剪切应变的阻力。尤其是后者在合金材料高温加工时的热裂纹,会产生灾难性的材料失效行为。因此,晶界预熔及熔化一直以来是材料研究的热点,而升温速率是影响预熔及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晶界通常只有几个原子层的厚度,难以通过实验直接观察,计算机模拟研究晶界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如MD研究使用Lennard-Jones势,半导体及金属原子间势能,证明其在熔点上方和下方不同温度时存在晶界无序层。Tang等人使用基本的Cahn临界点润湿模型,得到预熔化转变时亚固相线的晶粒间薄膜形态。Kikuchi和Cahn在晶界预熔化方面同样做出显著的研究,他们使用格子气模型和团聚-变化近似估计晶界预熔化的热动力学性能,其结果随后被MC模拟证实。
虽然以上方法能证实并且模拟晶界处液相层薄膜,但是由于这些模型本身的限制,无法定量的研究预熔化层的宽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近年来,PFC方法作为由DFT演化而来的先进场方法,在解决晶体材料的原子尺度密度波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晶体相场方法模拟加热工艺对晶界预熔及熔化影响的方法,以便采用晶体相场方法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预熔及熔化的微观组织形貌,并且采用过剩质量法定量计算不同升温速率下预熔及熔化时晶界处的液相薄膜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晶体相场方法模拟加热工艺对晶界预熔及熔化影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晶体相场模型:
晶体相场模型基于传统相场方法的思想构建,将周期性函数形式引入模型中,序参量采用具有周期性的局部时间平均原子密度,在这里将密度写成无量纲形式,最简单的无量纲自由能泛函方程可以写成
这是SH模型的转变,这里的无量纲泛函与经典密度泛函理论相关;其中F是自由能函数,ρ是原子密度,ε是系统的过冷度,高的ε对应较高的温度;PFC模型中定义无量纲化学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4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