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制控制装置及轧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4191.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福地裕;服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B21B38/04;B21B3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对通过多个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串列式轧制机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滑率取得部,所述前滑率取得部从将与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和前滑率相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取得对应于与轧制中的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的第一辊对处的前滑率;
第一辊板速计算部,所述第一辊板速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辊对的辊速度及所述取得的前滑率,计算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
第一辊板厚计算部,所述第一辊板厚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辊的输入侧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在所述第一辊的输入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以及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
前滑率误差计算部,所述前滑率误差计算部基于在所述第一辊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之间的差异,计算所取得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
第二辊板厚计算部,所述第二辊板厚计算部基于在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以及在配置于所述第一辊对的下游的第二辊对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第二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以及
第二辊板厚修正部,所述第二辊板厚修正部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对计算出的所述第二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进行修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滑率修正部,所述前滑率修正部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修正与和轧制中的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相关联的前滑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率修正部将计算出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的一部分应用于与和所述轧制中的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相关联的前滑率,从而修正所述前滑率。
4.一种轧制控制方法,对通过多个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串列式轧制机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从将与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和前滑率相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取得对应于与轧制中的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的第一辊对处的前滑率;
基于所述第一辊对的辊速度及所述取得的前滑率,计算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辊的输入侧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在所述第一辊的输入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以及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
基于在所述第一辊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之间的差异,计算所取得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
基于在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以及在配置于所述第一辊对的下游的第二辊对的输出侧检测到的所述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第二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前滑率的误差,对计算出的所述第二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1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