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隆禽α-干扰素的通用引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2400.6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邢明伟;田荔;高明春;赵盼盼;刘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10;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隆 干扰素 通用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α-干扰素的克隆,尤其是涉及未知的禽α-干扰素的克隆的通用引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α干扰素也称为白细胞干扰素,它具有较强抗病毒、抗肿瘤、抗增殖作用等功能。自发现干扰素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成为免疫学、病毒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肿瘤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自1957年干扰素被发现以来,直到1994年鸡α-干扰素才刚刚被克隆。干扰素的研究在禽类起步较晚,现阶段已被克隆出来的α-干扰素的全序列的鸟类只有鸡、鸭、鹅、鹌鹑、鹧鸪、鹦鹉、火鸡等。对于干扰素基因的克隆,现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尚不存在禽类α-干扰素的通用引物的使用。
方法一:目前对于干扰素的克隆,引物的设计大多数是参考与之亲缘关系相近的已知序列(如:鹅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引物是参考鸭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的),该方法的优点是有可能一次性克隆出干扰素的全序列,但是其缺点是对于参考的物种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参考的物种与要克隆的物种亲缘关系不能在同一目下,很难克隆出来。
方法二:除技术一中所提及的,对于未知干扰素的克隆通常还会用到5’端cDNA快速扩增(5’-RACE)和3’端cDNA快速扩增(3’-RACE),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是通过PCR进行cDNA末端快速克隆的技术,基于PCR技术基础上由已知的一段cDNA片段,通过往两端延伸扩增从而获得完整的3'端和5'端的方法。另外除上述方法,当下基因组步移技术(如反向PCR、载体PCR、接头PCR、热不对称交错PCR、高通量染色体步移等)也是获取侧翼序列的常用方法。而上述方法缺点是需建立在一段已知序列的基础上,而如果对于完全未知的序列该方法则无法有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克隆禽IFN-α基因的通用引物,以解决禽类未知的α-干扰素克隆起步困难的问题;同时该引物亦可以作为禽IFN-α基因的通用引物,用于禽类IFN-α基因的鉴定和筛选工作。本发明不涉及物种选取的局限性,对禽类都适用,而且也无需建立在一段已知序列的基础上,因此本发明的提出将更有利于对未知禽IFN-α基因的克隆以及为后续克隆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为了达到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根据10种已知禽IFN-α基因的序列分析出三段相对较为保守的核苷酸序列,以这三段序列为依据设计并合成克隆禽IFN-α基因的三条简并引物。其中一条上游简并引物AIF-TY1a的核苷酸序列为:
5’-CASCRSYACRBCCASCASCTCSAGC-3’(SEQ ID NO.1所示),另一条上游简并引物POAU的核苷酸序列为:5’-CYRSYSCTCNYGCTCCTYCT-3’(SEQ ID NO.2所示),其共同的下游简并引物AIF-TY2b的核苷酸序列为:5’-AGGMGGACGRGKTCCCASGCGCAG-3’(SEQ ID NO.3所示)。其中R=A/G,Y=C/T,M=A/C,K=G/T,S=C/G,B=C/G/T,N=A/C/G/T)。
AIF-TY1a,AIF-TY2b和POAU,AIF-TY2b两对简并引物分别从鸡行目(Galliformes)中的家鸡(序列的登录号:HQ008781)、雁形目(Anseriformes)中的鸭(序列的登录号:HQ008783)和鹅(序列的登录号:HQ115583)的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出IFN-α基因。由此证明对于已克隆出的禽IFN-α基因的物种,该对简并引物能够克隆出IFN-α基因,为这对引物的有效性提供了实例。与此同时,该对引物也能从鹤形目(Gruiformes)中的丹顶鹤和鸡行目(Galliformes)中的孔雀这两种野生动物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出IFN-α基因,证明在未被克隆出来的干扰素的物种中该对引物也是有效的。综上所述,该两对引物是能够从多数禽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IFN-α基因,扩增长度分别大约为167bp,480bp。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