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2736.2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奚岩;李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ct 重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T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计算卡(GPU)的CT图像重建加速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锥形束CT重建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CT成像技术在现代医疗诊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T断层图像重建是CT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的优略和速度的快慢是衡量CT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1971年第一台CT原型机进行一次CT扫描后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进行图像重建过程,然后可以获得一幅CT断层图像。至今,经过40年的发展,由于重建算法的改进和计算硬件的提升,大型螺旋CT的图像重建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40张图像。这些CT成像系统通常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电路加速图像重建过程。由于该类硬件是针对具体算法进行逻辑功能按需配置,基于该类硬件的CT系统的图像重建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0张图像。但其硬件针对具体问题设定,不利于软件升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医疗CT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目前广泛使用的锥形束CT重建算法是FDK算法,以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CT为例,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投影图像加权:
其中β描述该投影图像R对应的CT成像系统的旋转角度,(x,y)是位于旋转中心的虚拟探测器平面的像素位置,DSO是射线源到虚拟探测器平面的距离。
2.投影图像滤波:
其中*表示卷积操作,h(x)是滤波核函数。
3.将滤波后的投影图像加权反投影至三维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流量的低功耗调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性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