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普拉克索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4638.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汪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428;A61K47/32;A61P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普拉 克索透皮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普拉克索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拉克索为非麦角碱类多巴胺激动剂,主要用于帕金森氏病的治疗。其早期可以单独使用治疗帕金森氏病,能够延缓运动症状的出现,并较左旋多巴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晚期可与多巴胺合用治疗帕金森氏病,能够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普拉克索对多巴胺的神经有保护作用,对于神经保护和不宁腿综合征症(RLS)的治疗是其独一无二的优点,可明显延缓帕金森氏病情的发展。与其他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相比不会造成心瓣膜损害。除了治疗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外,普拉克索还显示出抗抑郁的作用普拉克索可以作为伴有抑郁的帕金森患者的一线用药。然而盐酸普拉克索半衰期为8~12h,需口服需多次给药,易形成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产生副作用。且帕金森病绝大多数发生于老年人,其口服给药方案复杂,需以一周为周期进行剂量递加才能达到有效治疗剂量,使得口服给药的顺应性较差,易发生漏服错服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透皮制剂一次给药可以在长时间内使药物以恒定的速率进入体内,类似于长时间的静脉注射,无需口服,延长给药间隔,减少给药次数并维持恒定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国专利CN102406626A公开了一种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剂,该缓释片剂能够在体内24小时持续稳定地释放,不受胃肠道环境pH变化的影响,每天需服用一次。但该制剂并未能达到长效缓慢释放。中国专利CN102846541A公开了一种普拉克索口服液,该口服剂型可用于帕金森中晚期吞咽困难患者,服用方便,提高用药的顺应性。但仍需多次给药,未能使药物以恒定的速率进入体内。中国专利CN1826113A公开了一种含有普拉克索活性剂的透皮给药系统,药物在聚合物层中可于4~7天范围内稳定恒速释放活性物质普拉克索。但此透皮给药系统被用于普拉克索游离碱形式,并基于面积20平方厘米给药面积。给药面积较大,渗透速率为5ug/cm2/h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普拉克索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透皮贴剂可长效保持药物恒速释放,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减少因峰谷现象带来的副作用使其更安全有效。其次提高药物的渗透速率,减少给药面积。此外,本发明优选采用两层到多层的贴片技术,保证药物在长时间内恒速释放。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载药材料较少,可制备成薄的透明贴片,性质稳定、安全无刺激,皮肤耐受性好。本发明中使用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制成的药物贴片均一性良好。贴片中药物皮肤渗透性好,面积较小的贴片即可达到药物的有效治疗剂量。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透皮贴剂由背衬层、含药层和防粘层组成,含药层由下列组分及重量比组成:
上述载药材料优选自亲水性聚合物、控释膜材中的一种或几种。载药材料更优选亲水性聚合物。
所述亲水性聚合物优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物。PVA优选型号为04-86、04-88、05-88或17-88,最优选PVA17-88。PVP优选型号为K30的产品。PVA与PVP的重量优选比例为15:1~1:20。
所述控释膜材优选自微孔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上述促渗剂优选自吐温80、桉叶油、正辛醇、氮酮、氮酮、乙醇、薄荷醇、癸二酸二丁酯、油酸、二甲基亚砜、丙三醇、癸酸钠、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是几种。
所述增塑剂优选自丙三醇、丙二醇、山梨醇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稳定剂优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焦来硫酸盐、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含药层优选2~3层。更优选3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4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