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成分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7224.3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飞;江振作;朱彦;刘二伟;姜苗苗;柴欣;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刘继富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成分 分析 方法 | ||
1.一种中药成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根据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各浓度溶液称为第一待测溶液至第N待测溶液,N大于1且为整数;
(2)、对所述第一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确定所述第一待测溶液中的高丰度化合物,所述高丰度化合物为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的溶液中色谱峰峰高高于预设阈值的化合物;
(3)、依次将正整数2到N作为i进行如下处理:
对第i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在对所述第i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过程中,第i待测溶液经液相色谱分离后剔除所述第一待测溶液至第i-1待测溶液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所确定的高丰度化合物,并对剩余的第i待测溶液中的成分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中的质谱检测,确定所述剩余的第i待测溶液中的高丰度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梯度浓度溶液的浓度呈等比数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样品为甘草或丹红注射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50%基峰峰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待测溶液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
所述对第i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i待测溶液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i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过程中,第i待测溶液经液相色谱分离后剔除所述第一待测溶液至第i-1待测溶液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所确定的高丰度化合物,包括:
对所述第i待测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过程中,使用质谱六通阀装置从液相色谱分离后的所述第i待测溶液中剔除所述第一待测溶液至第i-1待测溶液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所确定的高丰度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的步骤,包括:
将待测中药样品粉末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待测中药样品为中药材或中药固体制剂;
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或热回流处理,获得处理后溶液;
取所述处理后溶液的上清液;
对所述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第N待测溶液;
用所述溶剂依次等比稀释所述第N待测溶液,得到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的步骤,包括:
将待测中药样品作为第N待测溶液,所述中药样品为中药注射剂或中药液体制剂;
用所述溶剂依次等比稀释所述第N待测溶液,得到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大于1且小于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3或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待测中药样品的梯度浓度溶液所使用的溶剂为醇类化合物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2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