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1566.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腈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COD为1500~3500毫克/升、TN为200~550毫克/升、NH3-N为20~80毫克/升的丙烯腈废水首先进入短程硝化反硝化池,与内循环回流液、缺氧池回流液和沉淀池回流污泥混合,进行有机物降解、氨氮的硝化和硝态氮的反硝化反应;
(2)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的流出物分成两路,一路进入缺氧池,与加入缺氧池的碳氢化合物混合,形成的混合液作为缺氧池回流液返回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另一路进入沉淀池;
(3)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的一部分作为所述沉淀池回流污泥返回短程硝化反硝化池,一部分作为污泥排放,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进入高级氧化池,与催化剂和氧化剂接触;
(4)高级氧化池的流出物进入曝气生物滤池与多孔滤料接触后,得到COD≤60毫克/升、TN≤50毫克/升、NH3-N≤10毫克/升的达标废水排放,曝气生物滤池产生的污泥作为污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采用DO仪与风机联锁;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内DO精确地控制在0.3~0.5毫克/升,pH控制在7.5~8.0,温度为10~35℃,污泥浓度为4000~8000毫克/升;由短程硝化反硝化池进入缺氧池的部分利用泵提升,控制提升流量为进水量的2~5倍;由短程硝化反硝化池进入沉淀池的部分为重力流,无需控制流量;短程硝化反硝化池采用空气提升器、潜水搅拌器、泵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池内混合液的内循环,内循环回流液流量为进水量的10~3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缺氧池的碳氢化合物选自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控制缺氧池内混合液的碳氮比为(3~5):1,DO小于0.3毫克/升,pH为7.0~7.8,温度为15~35℃,污泥浓度为4000~8000mg/L;缺氧池内安装潜水搅拌器,缺氧池的混合液靠重力返回至短程硝化反硝化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水力负荷为0.5~1.0m3/m2.h,沉淀池底部污泥回流至短程硝化反硝化池的流量为进水量的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非均相催化剂;氧化剂为臭氧,臭氧投加量为40~80毫克/升;高级氧化池内污水停留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池的流出物进入曝气生物滤池与多孔滤料接触后,废水达标排放,反冲洗排放的污泥经脱水后排放;所述多孔滤料选自多孔陶粒或多孔瓷粒中的至少一种,滤料高度为3.0~4.5m,曝气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为0.2~0.5kgCOD/m3.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存在内循环回流液,通过潜水搅拌器来实现,搅拌器功率为每立方米缺氧池容积4~8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放的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均相催化剂为活性炭负载铜或锰的氧化物,或者活性氧化铝负载铜或锰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15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构件和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研究实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