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管接头和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668.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圣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管 接头 套筒 | ||
1.一种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310、610)和设置在所述套筒中的芯杆(320、620),所述套筒的内壁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一齿形机构(311、611),所述芯杆的外壁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二齿形机构(321、621),其中,每个相邻所述第一齿形机构间的第一间距在扣压后,减去对应相邻第二齿形机构间的第二间距,得到的差均小于预设数值,使得在扣压后,所有所述第一齿形机构与所有所述第二齿形机构均错位相对,实现所有所述第一齿形机构均至少部分落在芯杆外壁上所有相邻第二齿形机构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凹槽机构(322、6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相邻所述第一齿形机构(311、611)间的第一间距在扣压后,均等于对应相邻第二齿形机构(321、621)间的第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0、610)上的所有所述第一间距在扣压前成等差数列,且越远离所述胶管接头的胶管接入端(330)的第一间距越大,所有所述第二间距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齿形机构(311、611)为绕所述套筒(310、610)内壁一圈的独立环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二齿形机构(321、621)为绕所述芯杆(320、620)外壁一圈的独立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0、610)内壁上所有相邻第一齿形机构(311、611)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凹槽机构(612),所述第一凹槽机构、第二凹槽机构(322、622)均为螺旋结构,且所述第一、第二凹槽机构中至少一个的旋向与胶管拔脱趋势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胶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机构(311、611)、第二齿形机构(322、62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梯形,且所述三角形最高点阴影落在底边远离所述胶管接入端(330)的半边上,或者所述梯形的最高边阴影大部分落在底边远离所述胶管接入端的半边上。
7.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0、610)用于胶管接头,所述套筒的内壁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一齿形机构(311、611),其中,每个相邻所述第一齿形机构间的第一间距在扣压后,减去胶管接头的芯杆(320、620)外壁上对应相邻第二齿形机构(322、622)间的第二间距,得到的差均小于预设数值,使得在扣压后,所有所述第一齿形机构与所有所述第二齿形机构均错位相对,实现所有所述第一齿形机构均至少部分落在芯杆外壁上所有相邻第二齿形机构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凹槽机构(322、62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0、610)上的所有所述第一间距在扣压前成等差数列,且越远离所述胶管接头的胶管接入端(330)的第一间距越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齿形机构(311、611)为绕所述套筒(310、610)内壁一圈的独立环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0、610)内壁上所有相邻第一齿形机构(311、611)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凹槽机构(612),所述第一凹槽机构为螺旋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机构的旋向与胶管拔脱趋势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6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