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驾驶室及车门内部闩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0926.3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鹏程;高建峰;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8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驾驶室 车门 内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车门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部闩锁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上述车门内部闩锁结构的驾驶室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驾驶室的车门包括铰链门和滑移门两种,二者都安装有内部闩锁结构,内部闩锁结构一般都包括门锁、碰锁(定位锁)、开锁机构和车门控制机构,内开机构用于控制门锁或者碰锁的启闭,车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车门的开和关。但是,门锁和碰锁需要分别用不同的开锁机构来单独控制,而且现有的铰链门和滑移门无法通用同一种内部闩锁结构,通用性差,造成锁的控制机构类型繁多。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同时适用于铰链门和滑移门的内部闩锁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门内部闩锁结构,该车门内部闩锁结构能同时适用于铰链门和滑移门,通用性比较好,减少了锁的控制机构的类型;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安装有该车门内部闩锁结构的驾驶室和工程机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内部闩锁结构,包括门锁、碰锁和内开机构,所述门锁和/或碰锁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内开机构上,所述内开机构能够同时控制门锁和碰锁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内开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一复位部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与第一复位部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杆或第一复位部上,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铰接;所述门锁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且所述碰锁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杆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下端和第一下连杆的上端螺接,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上端与第一复位部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下端与门锁的开锁机构相连,和/或所述第二升降杆包括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下端和第二下连杆的上端螺接,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上端与连杆组件铰接,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下端与碰锁的开锁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部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连杆和弹簧固定支架,所述第一连杆与车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升降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和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分别连在第一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支架上,所述连杆组件搭接在第一连杆与第一升降杆相连接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部和连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同一侧或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第四复位弹簧、第一手柄、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与第一手柄分别铰接于第二铰接点、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和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一复位部上,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杆的上端铰接;第二复位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手柄上,第二端连接在第二连杆上位于第二铰接点与第三连杆之间的部分;第三复位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手柄上,第二端连接在第三连杆上位于第三铰接点与第二连杆之间的部分;第四复位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手柄上,第二端连接在第四连杆上位于第四铰接点与第三连杆之间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前锁为按压式结构,所述碰锁为提拉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开机构包括第二手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一拉线、第二拉线、第五复位弹簧和第六复位弹簧,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分别与第二手柄铰接于第五铰接点和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门锁相连,上端与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线的上端连接,第二拉线的下端与碰锁相连;所述第五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手柄,另一端连接在第五连杆上位于第五铰接点与第一拉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六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手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连杆上位于第五连杆与第六铰接点之间的部分;所述门锁和碰锁都为提拉式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车门,所述车门上安装有上述任意一种车门内部闩锁结构。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驾驶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